标签:
育儿六一愿望留什么给你 |
分类: 童年记事 |
几米每个周末前,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周末我们休息,你们休息吗?”我经常满怀愧疚的说,“哦,宝贝儿,你真幸福,周末休息两天呢,妈妈这个周末又不能休息了......”几米会继续问:“那爸爸呢?爸爸休息吗?”在得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小人儿才重新充满期待的。
我是老师,我们经常加班,且常在周末,昨天有个网友回复我的一篇博文,其中一句话是:“谁不想当总裁总经理和老师呢?!高薪!宽松的上下班时间,还有带薪长假期!”这样的话看着就有些来气,忍不住的又想啰嗦几句,一看就是不了解教育的人,谁说教师是高薪呢?昨天才看了“80后高三男教师工资太低,活的太累服毒自杀”的新闻,看到流泪,这样的热点不想写,因为心痛。
我只能说,我们既没有高薪也没有宽松的下班时间。相反,我们经常会加班,寒暑假也从来没闲着,带病加班是常有的事。我们压力很大,每年体检,都能查出很多职业病,几乎没有一个囫囵的,咽喉炎、劲椎、腰椎疾病、筋脉曲张......这些身体上的痛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理疾病,就像那个选择自杀的80后男教师。
人们把教师完美化了,神话了,扣上很光鲜的光环,希望教师是智慧品德集于一身的完美化身,人们要求教师必须扮演高大的形象,但却忘记了,脱掉那层“完美”外衣,教师不过也是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一枚。这一切,都在无形中给教师这个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枯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正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无法否认的是,做为教师,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职业病,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所以,也就不难理解,重重重压之下,那个80后高三男教师为什么最终选择自杀。
最可怕的是,这种职业病,经常会带回家里,伤害自己最亲的人。
那晚,几米爹陪几米睡觉,几米嘻嘻哈哈的不肯睡,我到卧室里看他,准备哄两句就扔给几米爹。没想到,小人儿怀里竟然抱着扫床的刷子,白天我刚从旮旯里找出了,还没来得及清洗,一层灰,失踪已经有一段时间。
看到几米竟搂着,顿时觉得一股气涌上来,抢过脏刷子,劈头盖脸的教训他一顿。之前的好心情也没了,扔下他爷俩,转身离开。
严重职业病。
身后传来几米焦急的大喊:“妈妈,妈妈,你回来,这点小事,你怎么也生气啊?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为什么生气呢......”他一遍遍的喊着,我开始心疼,是啊,只不过是一件小事,自己为什么总是要对他发火呢?
冷静了一会,又返回去安慰他,几米爹也埋怨着。
聊了几句,安慰宝贝儿妈妈不生气了,又解释生气的原因。后想起六一儿童节的礼物来,前几天,他的六一礼物已经提前买给他,一把漂亮的吉他。
几米不缺礼物,他每天都在收礼物中。现在的孩子过六一,或许,早已经少了我们儿时对六一的期盼和惊喜。
因为礼物提前给了他,六一马上到了,是否再给他买一份礼物呢?征询小人儿的意见。
宝贝儿说:“妈妈,你前几天,不是已经给我买六一礼物了吗,就是那把吉他......”
几米转移话题,没有谈关于“礼物”的事。
4岁8个月的小人儿接下来说出的话,让我很心疼。
“妈妈,嗯,以后,你能不能在我做错小事,犯了小错误的时候,不发火不说我呢?我犯大错误时,你再发火?”
这样的话让我心里一惊,心疼的眼眶立即湿润。我的宝贝儿,六一什么礼物都不需要,只需要一个能陪着他,不对他发火的妈妈。
我搂着他,看着他很满足的进入梦乡,脸蛋上挂着恬静可爱的微笑。
宝贝,我们留什么给你?
妈妈曾想着,努力工作,竭尽所能的给你一个物质丰厚的童年;妈妈曾想着,让你做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要你觉得快乐;妈妈曾想着,给你无尽的爱,包容一切的爱......可是,妈妈最终没有做到......
对不起,儿子,妈妈不知道,你的童年,其实,什么都不需要,不是花样繁多的玩具,不是每天都收到礼物,不是精心策划的节日活动,不是无数有意无意刻意的惊喜,不是拥有多少高贵的品质,不是寓教于乐的英语班绘画班......
你需要的只是,妈妈不再发脾气,不再有加班,有爸爸妈妈陪的周末,能陪你聊天,能陪你吃晚饭,能陪你看书,能陪你游戏,在你做错事的时候,妈妈能像奶奶一样,永远温柔的对你。
你的童年,需要的只是,伙伴+笑声+父母满满的爱。
参加新浪亲子“孩子,我留什么给你——让孩子感知我的爱”有奖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