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后入园出现反复怎么办?

(2012-05-22 11:00:56)
标签:

育儿

4岁7个月

伤后

入园

反复

原因

分类: 幼儿园记

伤后入园出现反复怎么办?几米因脚伤休假后的入园又出现反复,我也能理解他的心情,毕竟休息了两周,在哪里也不如家里舒服、自由,即便在家里无所事事,很无聊,没人陪伴。因为,成人都是这样的心思,更何况孩子。

 

每天早晨,自己最厌倦的事便是,要为活着继续挣扎,永无休止的忙碌和工作,上班也成一件痛苦的事。自己尚且有如此的上班恐惧症,就不难理解几米的“恐学症”了,但我忽略了他今天早晨可能出现的反复,没有提前做好思想工作。

 

几米早晨实实在在的大闹一场。

昨晚,下班回去后,专门和几米聊了聊幼儿园里的事,如今的几米更话唠,小嘴一刻不停的给我讲学校的事,老师都和他说了什么,小朋友都说了什么,室外活动的时候,老师让他留在教室里,他的好朋友UU和赵**留在教室里陪着他,我问他是老师安排的吗?几米说,不是,他们也脚疼。

 

哈哈,这个可爱的小人儿,这两孩子肯定是老师安排好留在教室里陪他的,很感动老师的细心。几米又说中午在学校里睡午觉了,吃饭也吃的很快,不像在家里那样...

 

最后还总结,幼儿园真好玩,比家里好玩。

能看出来,几米很快乐,我了解他,之所以情绪出现反复,并非是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与老师小朋友无关。入园两年,他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上学去,未出现过排斥幼儿园的问题,至于厌学情绪,小班时,曾反复过一次,后来再未曾有过。

 

在园里,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包括其他班的老师,这一点并非老师们刻意伪装给家长看,每次参加活动,去接孩子,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和老师的言行感觉得到。几米很幸运,遇到三个很好的老师,也遇到一群非常好的同学,除了个别攻击性强的孩子,大家一直都将他当小弟弟一样照顾着呵护着,因为他是班里最小的孩子。这些情况,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给孩子们上课,能看出来。

 

我还担心,几米因为年龄小,不够入学年龄,到时候需要重读一年大班,会失去这样好的老师和同学。不再有特殊的照顾和呵护,不知他能否适应。

 

他的脚受伤前,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平日短假,假期结束,他也会偶有小反复,只是嘴上说说,通常会对上幼儿园的事欣然接受,并且充满期盼,每遇周一,常常用自己的小手指,来计算着周一到周末休息的时间,快乐的等待着周末的到来。

 

而这次,在家休息两周后再入园,情绪如此激烈,是他入园来极罕见的。

一是在家休息养伤,活动少,人也变得懒散;二是自由散漫,生活无规律,而入园后生活一下子变得规律起来,让他立即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奶奶无原则的宠爱,任何事情都由着他性子来,幼儿园却不是由着你撒野的地方,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让他觉得入园是一件累差事。当然,他并不否认,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

 

昨天早晨,是第一天回园,情绪虽然激动,但因为前期工作做得比较好,后期只是略微安抚,他便快乐上学去了。今天早晨,是返园第二天,昨晚睡得晚,早晨起得晚,七点四十才将他强行抱到沙发上。幼儿园要求是八点前送园,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几米在沙发上揉着惺忪的睡眼,好不容易清醒过来,并不急于上厕所喝水,反而坐在那里,翻看起百科大全来。

 

我给他换衣服时,这个小人儿开始发飙,竭斯底里的嚎啕大哭,从此不可收拾。

一副哭的打滚的架势,从沙发上坐到地板上,全家上阵怎么哄都不行,就是不去幼儿园了。我让奶奶先出去散步,先断了他的希望。然后和他说,先不要哭,怎么说他都不听,看着他仍没完没了的耍驴,我耐心没了,忍不住吼了他并拍了他的脸蛋一下,几米的哭声才戛然而止。

 

我告诉他:现在的情况是,奶奶要出去按摩颈椎,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你不想上幼儿园,留在家里玩可以,你如果可以一个人留在家里,那你今天就不用去幼儿园。

 

实践证明这招是比较管用的,几米不再打滚不再大哭,拿着纸巾擦了擦红肿的眼睛,想了想,他先说,让姥姥来看着他,我告诉他姥姥在济南呢...

最后,乖乖的去了幼儿园。

我知道他最多再闹一次,就会平静接受现实。

 

有网友回复上篇文时,提到孩子入园哭闹一定要查找背后原因,这确实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

孩子入园,如果原本好好的,没有经过短假长假的综合症,却突然有一天,哭闹着不去幼儿园,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做为父母,应该找出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

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的一些细节问题,这是必须的。几米入园一年后曾经出现过反复一次,当时我特意挑了个时间送他入园,和他的老师们沟通了下,了解他在园情况,后来经常会挑些时间与老师交流,适时沟通很重要,能够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消除自己心中的忧虑。但不要经常“骚扰”,切忌时间过长。

 

其次,多关注孩子,与孩子聊天。将这当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聊他在幼儿园里的趣事,都有哪些好朋友,今天都做了什么活动...几米入园,我每天都会和几米聊幼儿园里的事,小朋友的老师的,开始孩子说的少,时间久了,他会主动滔滔不绝的讲给你听。既能培养孩子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又可随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最后一点很重要,在了解情况查找原因的情况下,坚持送园也是必须的。不能助涨孩子靠哭闹来达到目的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