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immy宝贝儿
jimmy宝贝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321
  • 关注人气:25,2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招应对受惊吓宝宝

(2011-12-20 09:02:32)
标签:

受惊吓

宝宝

应对方法

四招

育儿

分类: 童年记事

四招应对受惊吓宝宝这是几米一岁九个月时,记录的一篇,感觉很实用,重新发一遍,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那晚,我正抱着一岁九个月的几米走进卧室,忽然看到纱窗上趴着一只黑乎乎的东西,自己先被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一只壁虎,说实话,我特别害怕这种东西,刚想叫几米爹来赶走,又担心这样大惊小怪的会吓到几米,所以我故作轻松的告诉几米,窗户上爬着一只壁虎。是想让几米真实的认识一下这种动物,不至于以后看到产生恐惧心里。几米好奇的看着纱窗上的壁虎,嘴里还说着“壁虎”,并没有其他的表现。

 

几米胆子一直很小,以前听到三轮摩托车的声音特别害怕,每次窗户外面传来三轮车声音就吓得往我身上跳。越是他害怕的东西我越是让几米去看,了解清楚具体内容。我让他到窗户那里,告诉他楼下传来的三轮摩托车是来运垃圾的,垃圾桶倒出垃圾的时候发出轰轰的声音。每天听到三轮摩托车时,几米再问起,我都会让他到窗户那里看。平时遇到三轮车,也告诉他就是这种东西到院子里运垃圾。时间久了,几米再也不害怕三轮摩托车的声音,并且每次听到还会模仿告诉我“垃圾”。

 

几米爹在客厅听到了,大声说:“别让几米看壁虎,大人都害怕,何况孩子?我们小时候最害怕那东西...

 

几米一听到他爸爸说到“害怕、吓人”这些词就开始产生恐惧心理。等我抱他回卧室睡觉时,他刚站到床上,回头一下子又看到刚才那只爬在纱窗上的壁虎还在,原本刚才还没什么,这下倒好,吓得跳到我身上,哇哇大哭,我能感觉到他吓得甚至有些发抖。一直抱到客厅还在大哭,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了。几米爹跑到窗前,赶走了壁虎,告诉几米把它打死了,几米才停止继续大哭。

 

趁着他稍微缓和些,我告诉几米那只是一只虫子,(他平时不害怕虫子)会爬的大虫子。几米嘴里还念叨着“壁虎、咬咬(莱芜方言:虫子)”可怜的小人,都被吓糊涂了,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仍然有恐怖。

 

几米爹在旁边还一个劲的说:“没事了,几米,没事了...”这句话没让几米得到一丝安慰,反倒像让他想起什么一样又哇哇大哭开。他不知道这时候应该做的是转移几米的注意力,而不是用“没事了...”旧事重提来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几米爹不懂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未知比知道更可怕。

 

几米是含着泪和恐怖睡着的,睡了不到一小时还哇的一声哭醒一次。几米害怕时,我很难受,感觉到他怕的抖时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在抖。看他吓得大哭都是那种受到极度惊吓的哭,我很害怕,害怕若真的吓着他该怎么办呢?

 

几米爹怪我吓到几米,其实,真正吓到几米的是他这个当爸爸的人。他大惊小怪的语气和用的“害怕”这个词才是让几米真正产生恐怖的原因。

 

以前几米的奶奶就总是好吓唬他,比如楼梯里有人走,婆婆的语气就压的很低,几乎听不见(很渗人)的对几米说:“谁来了...?”几米往往吓得要命的往她怀里钻。再就是动不动就哪个屋子里有“哇呜”(她那里方言:老虎),几米是最害怕这些...所以他的胆子特别小,外面一点大的声音都害怕。

 

为了这件事,我专门查阅了很多资料,这方面网上说的也很多。结合自己切身体会,我觉得比较实际的就是这样几点,整理了备用: 

1、家里人的语气很重要,虚张声势、大惊小怪、不正常的语调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无形中让宝宝的脑海里幻想出不可知的恐怖形象。

 

2、对于害怕的东西回避不是办法,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时,做家长的不必过分关注他,甚至可以有意识忽视他的这种情绪。可以让孩子去试着摸一摸他害怕的物体或家长亲自摸一摸,恐惧心理会自然消失。让他了解他害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让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很平常很普通的东西。

 

当然为了“锻炼”强制去做显然适得其反,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使孩子的潜意识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孩子易于接受、且效果比较好。 

 

3、转移注意力,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一个已经受到惊吓的孩子,告诉他“别怕、别怕”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说话,轻轻地拍拍他或紧紧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这样做会让他感到安全。“恐惧”这东西是通过教育、经历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实保护才能摆脱的。 

不要总提使孩子受到惊吓的事。安抚孩子的最好办法不是不停地说话,控制住你自己,尽量少说,只是搂紧他。等他恢复正常后,不要继续谈论使他害怕的那件事,不要试图帮他分析什么,“噢,宝贝儿,刚才。。。吓着你了是不是?”这样的话毫无安抚意抚意义,反倒强调了恐惧。

 

4、切忌说“别怕,那儿什么都没有”之类的话,或者见孩子有些犹豫就干脆大声斥责“胆小鬼”,只能加重孩子的害怕心理,让他觉得很恐怖。而经常说孩子胆小之类的可能孩子以后真的能胆小鬼了。

 

后记:一直称几米爹为“小胖”,这原本是爱称,却遭到他的强烈反对,不准在博文里也这样写,只好将“小胖”修改成“几米爹”。还是很怀念以前小胖子小瘦子的幸福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