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immy宝贝儿
jimmy宝贝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321
  • 关注人气:25,2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如何引导孩子玩水墨涂鸦的

(2011-11-17 17:44:45)
标签:

育儿

四岁一个月

指导孩子

水墨涂鸦

方法

分类: 私家画院

我是如何引导孩子玩水墨涂鸦的

之前,很多妈妈曾问过关于几米水墨涂鸦的问题,问到是否能介绍下简单的画法。也一直有这样的心思,想抽出时间整理下关于几米涂鸦的体会。

 

其实,几米的涂鸦多数都属于自娱自乐的无意识涂鸦,他自己认为好玩,才会有兴趣。尽管我学的是这个专业,也有着极为丰富的辅导学生经验。但实实在在的讲,从未想过刻意教几米画画,没有想过培养他成名成家,更不想让几米将来学这个专业。当然,这也仅是我一厢情愿,我的原则是,只要他喜欢的事,绝不干涉。

 

做为母亲,我的愿望简单的,只是希望几米快乐,只希望他的人生,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几米从很小的时候,大概六个月时,就对两样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种是书,一种是笔,各种各样的笔,他都会爱不释手。读书可以让他安静下来,而那些五颜六色的笔,会让他找到其他玩具无法给予的快乐。

 

九个多月时,他开始握笔涂鸦,开始是点后来变线再后来成面。1-4岁的孩子,尚属无意识涂鸦,也就是这时候,他的涂鸦并没有准确的表达意图。一岁半以后,我开始尝试让几米玩水墨,几米第一次接触时,就疯狂了。

 

在我简单讲拿笔方法用色用墨后,小人儿掌握很快,再后来是不听招呼的,我也不再指导,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来玩水墨,并从中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且还会自己创造出很多方法,比如在他自己的实践体会中,发现了水墨的“没骨画法”。

 

总结几点关于孩子涂鸦的体会:

1.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几米不到一岁时,就开始握住圆珠笔,四处乱点乱划拉,涂一些不规则的线条。这时候,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开辟出一面“涂鸦墙”。买那种整开的素描纸,贴在墙上,高度要和孩子的高度相仿,让孩子自由涂鸦,涂完一张再更换,极方面。对于较小的宝宝站着涂鸦远比趴着在纸上画,更自由,更有趣。

 

2.欣赏世界级大师绘画作品:

和早期的音乐启蒙同样重要,美术欣赏不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成为大师级的人物,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孩子既有审美的眼睛又有审美的耳朵,更有审美的大脑,能够运用艺术家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各种事物。

 

几米很喜欢书,一岁多的时候,我无意中给他看了一些世界名画的书籍,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像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作品《sleep》,几米特别喜欢那幅画,翻来覆去看了很久。后来又接触了荷兰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西班牙立体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法国印象派人物画家德加的芭蕾舞女、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舞蹈、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这些画家的作品逐渐变成了哄孩子的道具。

 

不要小看了几岁的孩子,他们有着超常的审美能力与感受,那些大师的艺术作品能够带给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与美的熏陶。为日后涂鸦创作打下基础。

 

3.准备丰富的绘画材料:

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各种绘画材料,比如院子里的砖头瓦块,都可以拿来在地上抹画,下雪的时候,用树枝作画,也可以用小手小脚,在雪地里踩出脚印来涂鸦,还有家里的筷子也可以用来做线刻版画。几米目前接触过的绘画材料有,铅笔、圆珠笔、钢笔、彩铅、水彩笔、蜡笔、油画棒、水墨画、水粉等。

 

4.利用绘本故事做创作素材:

在所有绘画里,几米最喜欢水墨。最开始的时候,我给他讲过握笔姿势,还有如何用笔用墨。再后来他涂鸦内容都比较自由,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恣意涂鸦,享受水墨交融的快乐。有一阵子,他特别喜欢画,隔三差五的涂抹N张。再后来,不那么感兴趣了,也不强迫他,毕竟,这不是什么非完成不可的任务。他主动提出来想画了,才会翻出工具来,一口气画很多。

 

三岁以前,他的水墨涂鸦,基本上是看不懂的。我不会给他讲绘画方法,如果让这么大的孩子画具体的什么形状,加上成人理解的那些条条框框,纯技巧的表现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多半是他画完后讲给我听。

 

三岁后,我开始利用他喜欢的绘本,引导他将自己的涂鸦与绘本联系,几米逐渐发现,那些凌乱的线条原来也会“变魔术”,会编故事,会将自己想象的东西“变”出来。几米的涂鸦开始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过渡。

 

5.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宝贝儿开始逐渐学会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时候,可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里,引导宝贝儿观察物体的形状和色彩,然后尝试用绘画表现一下,可能会一点不像。但像不像有什么要紧呢,要紧的是宝贝儿已经逐渐学会将那些点线变成了各种象征性的形状。

 

几米有一阵画水墨,特别喜欢画苹果,圆形比较好画的,苹果他接触的多了。不用和他说方法,他自己就能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苹果来。虽幼稚,仍是非常可爱,充满了想象力。

 

6.将水墨涂鸦变成游戏:

我一直让几米将涂鸦当成游戏的一种,宝贝儿们涂鸦绝不能等同于专业绘画训练。一板一眼的练习,只会让孩子永远对绘画失去兴趣。在学习调色时,我和几米说,咱们来玩个游戏吧,颜料会变魔术,你将两种颜色挤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将沾了墨和水的笔滴到画面上,会有什么效果呢?画纸涂湿了再涂颜色会有什么变化呢?

 

几米就是在这些游戏中发现了水墨画的湿画法与没骨画法。如果孩子的乱画能得到父母的重视,将带给孩子强大的自信和力量。

 

7.想象力比绘画技巧更重要:

绘画对于孩子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决不能用像与不像来随意评价孩子的作品。如果孩子的画只有技巧没有童趣,与成人绘画有什么区别?孩子的作品难能可贵的便是稚拙的美与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成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境界。学习技巧很容易,但是若为了学技巧而错过了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的最佳时机,则罪莫大焉。

 

可让孩子多接触优秀的绘画作品,从中得到陶冶和启发。并潜移默化的为孩子以后绘画提供素材和手法。但切记让孩子模仿成人作品。

 

8.和宝贝儿一起玩涂鸦:

鼓励孩子尽量将纸画满,逐渐掌握绘画构图的疏密安排。

像孩子一样涂鸦未尝不是一件趣事,你也可以尝试一下。我经常和几米一起玩涂鸦,和他一起画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想让孩子养成的习惯,自己必然要先做到。比如读书习惯、涂鸦习惯。

 

让孩子在乱画乱写中体会涂鸦的快乐。涂鸦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你会从孩子的涂鸦中,逐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9.只引导不指导:

每次几米涂鸦时,几米爹在一旁看的心急火燎的,他不懂,只觉得儿子在乱抹画。更有时候,会急不可待的跑上去“指导”。甚至会脱口而出,这画的什么啊?

 

我会立即制止,很担心他不经意的一句话会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小自尊,更会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几米是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适当地介入宝宝的涂鸦活动,总是试图给宝宝的涂鸦活动给予指导,试图灌输给宝宝所谓的美感及对色彩与空间的认知,就会扼杀宝宝天生的直觉与创意。

 

你可以去问他画的是什么,但是千万别干涉他画什么,怎么画。孩子需要的只是赞许的话与微笑的鼓励。

 

10.珍视孩子的每一件作品:

几米从九个月开始到现在的涂鸦,我一直保留着。每次他画完水墨,不论好坏,我都会小心翼翼的晾干,然后保存起来,有的涂鸦作品,还会自己给他装裱。我和宝贝儿一起来裱画,让宝贝儿体会自己被重视的感觉,让孩子在被赏识的良好心态中长大。

 

最后,再简单介绍下,父母在家里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水墨涂鸦游戏?

水墨画涂鸦因为其绘画特点,需要专业绘画工具材料,不可用其他颜料及纸张替代。

1.工具材料:中国画颜料、毛笔两支(狼毫)、墨汁、生宣纸、毛毡、调色盘、洗笔筒(塑料小桶替代)

 

2.执笔姿势:尽量引导宝贝儿使用正确的执笔姿势进行水墨涂鸦。

 

3.用笔与用墨:将毛毡铺到桌面上,宣纸裁好放到毛毡上,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大约八开左右就可以。可告诉宝贝儿简单的用笔,只学会“中锋”、“侧锋”即可。(中锋即毛笔直立画面,可勾线,侧锋即倾斜画面,可涂大面积的叶子等)

 

涂鸦时,一支笔蘸墨,另一支笔蘸色。毛笔先蘸水再蘸墨或者色。笔不要太干,随时保持水分充足,可多采用湿画,体会水墨淋漓的效果。

 

4.调色:可由单色开始涂鸦,逐渐调色,让宝贝儿自己选颜色,一般可选两种颜色加水调和在一起,让宝贝儿观察效果。比如黄+蓝。

 

5.涂鸦内容:开始可由宝贝儿自由创作,涂写点线面之类的,逐渐过渡到形。引到宝贝儿会执笔,随时加水调色或调墨即可,注意提醒宝贝儿及时清洗毛笔,尤其是调色时。

 

不用过早买中国画之类的书籍,开始还是以兴趣为主,让宝贝儿先体会水墨交融的趣味。自己在胡乱涂画中逐渐了解水墨画的特点与方法。

 

逐渐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引导,比如宝贝儿画了一个圆,拿一个苹果来,告诉宝贝儿,你画的很像苹果哦。让孩子逐渐从无意识涂鸦向有意识涂鸦过渡。

 

再过渡到孩子熟悉的绘本,画故事形式,让孩子逐渐学会用水墨涂鸦表现具体的内容。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兴趣,对文学故事的兴趣,这样宝贝儿画起来才能言之有物。

 

切记一点:无论宝贝儿画成什么样,即便你看着非常的难看,都不可以干涉。让他自由地去表现,他想画什么就让他画什么,他想怎么画就让他怎么画。

 

做父母的妄加指手画脚,只会抹杀孩子对绘画刚刚建立起来的热情。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

 

(照片整理后补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