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殿和万佛阁·智化寺——北京东城

分类: 寺院 |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劲古朴,艺术高超。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虽经多次翻修,仍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也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寺中原有房数百间,占地2公顷多,原有中路5进院落,及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现中路仍保留山门、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万佛阁和大悲堂等建筑,东跨院为小学所占用,西跨院为民居。
智化寺如来殿在智化殿后,是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此得名如来殿;殿为上下两层,四面墙壁上除有门窗地方饰满佛龛,龛内置小漆金佛造像,相传有九千余尊,因此又得名万佛阁。由于智化寺特殊的历史背景,其彩绘和雕塑艺术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如转轮藏),又带有浓重的世俗社会气息。
智化寺万佛阁是智化寺的最高处,从远处的山门、钟鼓楼,到近处智化殿、万佛阁,所有殿堂的屋顶全部辅装黑色的琉璃瓦,象征着神圣和庄严、权势和高贵,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只有官窑才可以烧造。黑色琉璃瓦屋顶,正好与“智化”寺名相对应,前者以风降恶魔,后者以智度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