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河北秦皇岛

分类: 人文 |
山海关古城钟鼓楼是山海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据史料记载,钟鼓楼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修筑长城、兴建关城时所建,位于城中央,高二丈七尺,方五丈,为四孔穿心结构,上建文昌殿,楼中钟鼓的安放位置是左钟右鼓,上建有钟鼓亭。明代成化七年重修,万历十三年重建,三十八年改建。清代又历经三次重修,因年久坍毁失修拆除。2004年3月19日,钟鼓楼作为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标志性工程举行奠基仪式,于当年9月落成。
山海关古城钟鼓楼作为山海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又成为军政要人及文人墨客登楼观景、品茶赋诗的场所。古城复修之后,恢复了宏厚有力的晨钟暮鼓,每当新年到来之际,钟鼓楼上就会响起悠扬悦耳的钟声,告诉人们新年到来,祝福人们幸福安康!
山海关古城钟鼓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的关城中心,下为方台,高8.26米,台上建文昌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双层,高13.3米,一层四面带围廊,二层四面围平座,重檐歇山顶。山海关古城钟鼓楼由钟鼓二楼及文昌殿组成,三体合一,独具特色,这种建筑形制,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文昌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原是天上六星的总称,传说是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它为官清廉,曾经七十三次化身于人间,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为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钟鼓楼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城市中的钟鼓楼早为专用报时建筑,古代里坊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唐代寺庙内也设钟和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前一篇:山海镇督师府——河北秦皇岛
后一篇:王家大院——河北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