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2020-01-12 08:32:49)
分类: 人文

海神庙为敕建官式建筑,是海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盐官镇春熙路150号,占地约2.7万平方米。海神庙为江南地区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是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海神庙又称为庙宫 敕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距今已有274年历史,是一座专门祭祀浙海之神的宫殿式建筑,并列祀海神及有功于海塘者,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海神庙之一,也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现尚存石坊、石狮、石筑广场、庆成桥、御碑亭等遗迹。规制完整,布局严谨,做法考究,石坊、石狮、柱础、石栏板及大殿檐柱皆用汉白玉石料,显示出皇家督造的气度,是一处官式结构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建筑。在中国南方,皇家式样建筑一般是不允许建造的,但是在盐官,却破例由中国清朝雍正皇帝下旨、由国家拨款、政府要员监督,建造了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海神庙原占地四十亩,约合公顷,在遭到了数次战乱后,现存面积约占原来的1/3。它的建造十分考究:选取优质汉白玉等建材来构建重要部位,殿宇内的绘画也是仿照中国皇室专用的传统图案来绘制的。总之,整个建筑群特别突显了中国建筑中最讲究的雕刻技艺与文化内涵,有一种神圣的寓意在其中。中国古代十分注重精神的力量,认为人与自然的沟通需要借助于神灵:人类与钱塘江的沟通就需要借助于浙海之神的力量,这位海神可以决定沿海所有人和物的命运。所以在中国,这座供奉海神的庙宫,地位相当地高,号称江南紫禁城。海神庙(庙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神庙前大戏台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前大戏台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仪门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浙海之神身穿皇袍,头戴皇冠,却手握朝笏,似臣非臣,似君非君。传说康熙帝四子雍亲王胤禛篡位,将康熙遗诏中的“十”加了一笔改为“于”,于是“传位十四子”变成了“传位于四子”,从而登基当上了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将自己的弟弟、康熙十四子胤祯赐死。胤祯冤魂不散,每夜必去缠扰雍正。雍正寝食难安,对胤祯的冤魂说:兄弟,我给你建一座宫殿。我在京城每天只有一次早朝,你在那每天却有两朝。你就不要再来骚扰我了。第二天雍正于早朝下令在盐官建海神庙。而答应胤祯的一日两朝,就是钱塘江一天两次的潮汐。海神庙建好后,胤祯的冤魂再没有缠扰雍正。而海神庙大殿里供奉着的似臣非臣,似君非君的浙海之神,就是康熙十四子胤祯。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浙海之神身穿皇袍,头戴皇冠,却手握朝笏,似臣非臣,似君非君。传说康熙帝四子雍亲王胤禛篡位,将康熙遗诏中的“十”加了一笔改为“于”,于是“传位十四子”变成了“传位于四子”,从而登基当上了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后将自己的弟弟、康熙十四子胤祯赐死。胤祯冤魂不散,每夜必去缠扰雍正。雍正寝食难安,对胤祯的冤魂说:兄弟,我给你建一座宫殿。我在京城每天只有一次早朝,你在那每天却有两朝。你就不要再来骚扰我了。第二天雍正于早朝下令在盐官建海神庙。而答应胤祯的一日两朝,就是钱塘江一天两次的潮汐。海神庙建好后,胤祯的冤魂再没有缠扰雍正。而海神庙大殿里供奉着的似臣非臣,似君非君的浙海之神,就是康熙十四子胤祯。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吴越武肃王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今浙江临安)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 ,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1-2]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御碑亭里的御碑前后分别是建海神庙时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后来乾隆帝亲笔的《阅海塘记》。一碑两皇帝亲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海神庙似庙非庙。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它是一座宫殿,这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故有“银銮殿”之称,民间俗称其为“庙宫”,也有人称其为“江南紫禁城”,可见其地位不同凡响。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御碑亭里的御碑前后分别是建海神庙时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后来乾隆帝亲笔的《阅海塘记》。一碑两皇帝亲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海神庙似庙非庙。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它是一座宫殿,这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故有“银銮殿”之称,民间俗称其为“庙宫”,也有人称其为“江南紫禁城”,可见其地位不同凡响。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御碑亭里的御碑前后分别是建海神庙时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后来乾隆帝亲笔的《阅海塘记》。一碑两皇帝亲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海神庙似庙非庙。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它是一座宫殿,这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故有“银銮殿”之称,民间俗称其为“庙宫”,也有人称其为“江南紫禁城”,可见其地位不同凡响。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御碑亭里的御碑前后分别是建海神庙时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后来乾隆帝亲笔的《阅海塘记》。一碑两皇帝亲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海神庙似庙非庙。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它是一座宫殿,这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故有“银銮殿”之称,民间俗称其为“庙宫”,也有人称其为“江南紫禁城”,可见其地位不同凡响。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御碑亭里的御碑前后分别是建海神庙时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后来乾隆帝亲笔的《阅海塘记》。一碑两皇帝亲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海神庙似庙非庙。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它是一座宫殿,这是一座仿照北京故宫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故有“银銮殿”之称,民间俗称其为“庙宫”,也有人称其为“江南紫禁城”,可见其地位不同凡响。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陆圭:宋·昭庆军人,宣和(1120-1125年)中为真州兵马都监攻方腊,死后为神。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率阴兵退潮;淳祐年间(1241-1252年),江潮冲击尤烈,他与三位女子在空中扬旗平潮,江塘才告筑成,封广陵侯,三女子分封为显济、通济、永济夫人,分主护岸、交泽、起水,旁祀十二潮神,各主一时。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曹春字仕宁,37岁时,一天忽沐浴更衣,对妻子说我当去婺源,说完坐化。次年九月婺源灵顺庙派人送他的像回家,其子挂于堂中,有事祈祷,每有灵验,封平浪侯,卷帘使者,大将军,立庙于海宁西南岩门山。元时,有一年秋,天旱潮涸,祷告于庙中,不一会儿,潮水陡至,明初又显灵于五都二图,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周凯字公武,西晋横阳县(今平阳)人,世居海边,居民屡遭海水危害。他建议随地形导三江东注于海。永康年间(300-301年),三江逆流,飓风挟怒潮为害,他张弓发箭,高呼冲入潮中。据说,忽然潮水分开,电光中见他乘白龙飞升东去,水势即平。后来,当地改为“平水”,并建庙祭祀。唐代封为平水显应公。清初定议为横山公。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胡暹字进思,义乌人。唐宪宗时(806-820年),以功升武任将军,人称胡令公。大中元年(847年)在职钱塘,筑赭山东塘和西塘。宣总中期(851-854年)奉命至海昌(今海宁)召安国寺齐安禅师,过长河海神祠,立化于庭,追封升平将军,与海神共祀。宋康王南逃至长河,无船南渡,入庙祝祷,忽有大船来迎,来人自称胡进思家人。建炎元年(1127年)封为海神,赠建庙于长安运塘河东。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文种字少禽,也作子禽,春秋楚国郢人,越任上大夫。与范蠡同事越王勾践,出计灭吴,功成,范蠡劝其引退,不听,后为勾践赐剑自杀,葬于会稽(今绍兴)西山。一年,潮神伍子胥从海上驾潮而来,冲开文种的坟墓,携其同游于海上,“前潮水潘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黄恕字文揆,襄阳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任转运判官时,受命治理定海县(今镇海)潮患,几度筑塘不成,骑马入潮中,堤方筑成。百姓立祠祭祀,敕赐名“治水判官黄公永利之祠”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汤绍恩字汝成,安岳(今四川安岳县)人。名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任绍兴知府。筑三江应宿闸28孔解除萧绍平原涝害,内再筑经溇、撞塘、平水石堤四百余丈,潮害始解除。绍兴民立生祠于闸左。清雍正六年(1728年)封宁江侯,春秋致祭,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彭文骥字公德,从祖上一直居住在海边。元泰定三年(1326年),海潮泛滥,彭文骥与乌守忠一起竭尽家财修筑海塘,并发誓“生不能修成海塘,死了也要抵御海潮之灾”。不久,彭文骥与乌守忠在筑塘时淹死于海中,死后大显神灵,平息海潮,塘得于筑成。其事传到朝廷,朝廷为彭乌二神建立祠庙,永作纪念。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塘又坍塌,二神再度显灵保堤,朝廷敕封为“护国佑民永固土地”。彭乌庙,在教场,又有庙在春熙门外,名彭乌祖庙,俗称七里庙。雍正九年(1731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天妃即妈祖,原名林默,系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自幼美丽聪明善良,成年后能驾坐着席和云渡海,人们称她为“神女”。雍熙四年(987年)升华,屡屡显应于海上,被人视为“海神”,尊称为“海峡女神”。至元年间被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改封为“圣妃”。永乐七年(1409年),又加封为“护国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加封为“天后”。我国通海之地及海外华人聚居的埠头多建有“天妃庙”、“天后宫”之类庙宇。海神庙内东侧原也有天后宫,主祀天妃,今废。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曹娥(130-143年),浙江上虞人。其父曹盱,于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流而上,失足坠江溺死,不见其尸。曹娥时14岁,寻找父尸,沿江号哭,昼夜不停,十七日后投江而死,后人遂名这条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年),上虞长度尚葬曹娥江南道旁,立碑于墓侧,邯郸淳书文,蔡邕题识。宋元佑八年(1093年)曹娥孝女庙移建于曹娥江边,蔡卞重书碑文。海神庙内东侧原有天后宫,从祀曹娥,今废。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乌守忠字子朴,家住海边。元泰定三年(1326年),乌守忠与彭文骥倾家财筑塘不成,有人建议迁向内地,二人均不愿迁,不久,陷于海,于是显灵,海潮顿息,塘遂筑成。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塘又大坍,又显灵。朝廷敕封“护国佑民永固土地”。彭乌庙,在教场,又有庙在春熙门外,名彭乌祖庙,俗称七里庙。雍正九年(1731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陈旭。明永乐间(1403-1424年)新城(今富阳新登镇)茶商。仁和(今杭州市的一部分)皋亭山一带屡受潮水之害,陈旭出银筑塘,后塘被冲坏,他跃入水中,尸随潮浮至皋亭山,沙随尸涨,塘才筑成,敕封茶槽土地兴福明王。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晏戍仔。江西清江镇(即樟树镇)人。元初解文锦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途中亡故,人以为神,立庙祭祀;明洪武(1368-1398年)初,显灵江潮间,封平浪侯。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张夏字伯起,北宋雍丘(治所在今河南杞县)人,景祐(1034-1038年)中,以工部郎中出任两浙运使,在杭州筑石塘,自六和塔至东青门计十二里,并设悍江兵士五个指挥,共二千名,专门采石修塘,随损随修。杭州人立庙堤上。嘉祐年间(1056-1063年)因功赠太常寺少卿;大观二年(1108年)封宁江侯,加封安济公。绍兴十四年(1144年)敕赠灵感。清雍正三年(1725年)敕封静安公。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石瑰生于唐长庆三年(823年)。杭州江潮危害,他倾家财奋力筑塘,自冬至夏,筑塘不成,竟死于潮。咸通(860-874年)中官立庙于石门,封潮王。宋嘉熙间(1237-1240年)加封忠惠显德王。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周雄字仲伟,新城(今富阳)渌渚人。宋嘉定四年(1211年),经商于衢州,得知母亲生病,冒大水乘船往回赶,不幸淹死,为忠孝之神。百姓立庙于新城,有求必应。海宁硖石东山也有其庙,为周灵王庙,今废。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功臣:朱彝。北宋时海宁人,崇宁三年(1102年)经商死于海上。南宋初显灵保境,封太尉。宝祐三年(1125年)涌潮为害,祷告有灵,封佑灵将军;元大德三年(1298年)建庙祭祀,加封护国灵感宏佑公。庙在黄冈西,又有庙在袁花东北,俗称天仙府,亦称朱令公庙。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赭山海门大开,保定侯杨孟瑛致祭,筑塘才成。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治水工程:霍光字子孟,汉大将军,封博陆侯。三国时,托梦吴主孙浩为他立祠于金山盐场,以悍潮害,当地相传他为镇海神。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祠额匾“显忠”,次年封忠烈公。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祀海神庙。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海神庙·盐官古城——浙江嘉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