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祠——山东淄博

分类: 人文 |
姜太公祠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古营丘)城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独具齐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近几年,中国台湾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姜太公后裔纷纷来临淄寻根祭祖,八月初三是姜太公圣诞,每年皆举办隆重的大型庆典活动。姜太公祠1993年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游乐宫。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一处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
“天齐至尊”四柱七楼清式木质牌坊
“丘穆公祠”白花岗岩四柱三楼冲天牌坊。正面方柱楹联:“太公穆公祖德昭百代,华域外域宗胤遍五洲”。
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
姜太公祠门内影壁上有篆书“太公在此”四个大字,意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鼓楼
钟楼
太公祠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殿堂庙宇建筑,
大门的门楣悬有中国宗教学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主殿内正中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两侧供奉有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和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殿壁上的壁画,表现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有:姜氏封吕、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约、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与莱争丘、严罚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周。
主殿内正中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
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
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
殿壁上的壁画,表现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有:姜氏封吕、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约、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与莱争丘、严罚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周。
西五贤殿,供奉承有齐国的五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有管仲、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田单;
管仲
孙武
田单
司马穰苴
孙膑
张天师
东华帝君
邱长春祖师
纯阳祖师吕洞宾
王重阳
太公衣冠冢,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冢高18米,南北50米,东西55米,南依稷山,北向齐国故城,衣冠冢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肃穆庄严。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
墓道前有花岗岩石坊,柱联“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再见武成光”
石坊横眉上的”周师齐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业。
太公衍生后人姓氏众多,封土前有吕氏、丘氏、高氏、崔氏和连氏所立先祖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