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府——山东济宁

(2019-05-18 08:10:59)
分类: 人文

孟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与同在邹城的孟庙孟林合称三孟。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庙西侧,庙、府仅一街之隔。因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轲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因此被称为亚圣府。孟府始建年代不详,据推测是景佑四年(1037年),建孟庙的同时,建造了孟府。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于城南的同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西侧。孟府平面呈长方形,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七进院落,前部分为三个大院,后部分为左中右三路。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建筑格式为前堂后寝式。拥有楼、堂、阁、室共计148间。南北纵长226米,东西横宽99米,共占地约合65.3亩,总面积约合2.24万平方米。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1988年元月,孟府与孟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府整体结构:孟府平面呈长方形,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七进院落,前部分为三个大院,后部分为左中右三路。孟府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孟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办公的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正房世恩堂为五经博士居住之处。建筑格式为前堂后寝式。拥有楼、堂、阁、室共计148间。南北纵长226米,东西横宽99米,共占地约合65.3亩,总面积约合2.24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建国后,孟府成为收藏、展出大量出土文物及孟府遗留文物的地方。

 

孟府大门:为三楹单启硬山式建筑。门楣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黑漆大门上绘有约2米高的彩绘门神。大门前东西两侧原各建有一座43门式木坊,名为旌忠坊旌表节孝坊(均于文革期间拆除,目前尚未修复)。两坊上额正中皆悬挂圣旨”2字的竖匾一块,系明熹宗朱由校为表彰孟子60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承光及其母孔氏、长子孟宏略(明天启二年被徐鸿儒领导的闻香教农民起义军所杀)忠于朝廷所建。大门正南建有高大的影壁,一对精雕石狮子雄踞于大门左右,门阶两侧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大门内东西两侧有一排砖瓦小房,是当年差役和守卫人员居住之处。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二门:穿过大门里面的第一进院落,正北为二门,也叫礼门。其建筑格式基本同于大门,但门洞为三启,正中门楣上横书礼门义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门的正中两扇,彩绘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而两侧的四扇,则彩绘着执笏的文官形象,显示出孟府一派威严煊赫的气势。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屏门位于二门之内迎面正中,屏门两侧无垣墙连属,类似遮堂门,名为仪门。全系木结构,整个门坊顶仅有2根圆柱支撑,下有巨型石鼓夹抱,两柱之上承托着一簇彩绘艳丽的大门坊顶,前后缀着倒垂的4个木雕花蕾,故又名为垂花门。此门平素紧闭不启,只有遇孟府喜庆大典、皇帝亲临、迎接圣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鸣礼炮13响后,才徐徐开启。故又称仪门。这种屏门,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列土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故又称之为塞门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东西厢房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的人员及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场所。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大堂穿过仪门,院中有一片高出院落的方形露台,两侧竖立有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围护的丹墀,两株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参天古桧,在台前甬道两侧遮天蔽日。几丛翠竹亭亭玉立,给人以官府衙门幽深雅静之感。丹墀的东南角,设置有日晷;西南角,设置有嘉量,完全仿效皇宫的格式。其后,便是五楹出厦的正厅,即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官员、申敕族规家法、处理公务之所。大堂高大宽敞,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世宗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龙边金字,熠熠生辉。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隶书金字抱柱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
孟府——山东济宁

嘉量是我国很早就已出现的计量工具。全器分斛、斗、升、合、龠五个容量单位。这座“嘉量”石亭是孟子七十代嫡孙孟广均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所制。嘉量置于此,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日晷是我国发明最早的计时器之一,秦汉时期已流行于民间。它利用太阳光照射指针投影到有刻度的石盘上以表示时间。此晷是孟子七十代嫡孙孟广均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所制。
孟府——山东济宁

大堂内正中,设有高出地面的木制暖阁,内设公案。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签筒、印合。两边有一副对联:礼门仪路加规矩,智水仁山古画图。大堂内原还悬挂一幅孟子嫡裔、七十代孙孟广均书题的楹联:额曰:敬守七篇;联曰:传家世守三迁训,七篇仁义报国常。暖阁两侧陈列着肃静回避、伞、扇、旗、锣等各种执事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等红底贴金大字的官衔牌,以及黑红棍、皮鞭等刑具。大堂前东西两侧,是孟府管理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机构的场所。大堂前左右设鼓乐楼为奏乐之处。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内宅门大堂之后是孟府内宅。内宅门的外檐木坊上,镂空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鹤鹿同寿等各种图案,门两侧倒悬着雕花垂珠,工艺相当精美。内宅一般人不得擅自入内,为加强防范,门前辟有一条幽径,左右两则各有一角门,名为更道,是当年为内宅巡逻的更夫行走的通道。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世恩堂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上房院,又名世恩堂院,是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处。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院北是雕梁画栋、彩绘华丽、明三暗五、前后都有回廊的正厅,即世恩堂。明间正上方悬有世恩堂楷书巨匾,传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所书。堂内陈列着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正壁上有孟子嫡裔、七十三代孙孟庆棠书题对联一幅:锦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两次间以雕花菱龙及格扇门相隔,两稍间为硬夹山,有房门通连。堂内陈设古木家具、橱、柜、八仙桌、太师椅,雕花顶子床,壁上挂有蟠桃祝寿及王景禧等名人字画。案几上陈列有玉器、古玩等。1948年前为孟子嫡裔第74代孙、亚圣奉祀官孟繁骥夫妇居住。院东南有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糜花(俗名十里香),每当春夏之交,满树洁白,盛开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此外,院内还种有冰糖石榴、核桃、月季、紫荆等花木,把小院点缀得格外幽静典雅。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流苏树是木犀科植物,又名牛筋子、乌金子、茶叶树、四月雪。树形高大优美,枝叶茂盛。每年四月中旬盛开,花期短暂,只有7-10天。花开时满树纯洁白朵,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仿佛片片白云挂在枝头,风吹过又仿佛层层浪花。在这打马而过的光阴里,流苏是开在指尖的流年,是遗落在心头的梦,是此生不换的风景,是孟氏后代眷恋的心乡。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赐书楼(世恩堂)世恩堂后为赐书楼,是存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系两层楼房,每层3间,前后出厦,硬山式典型明代建筑。上层前后对开3对较小楼窗,木制楼梯设于西山墙处,扶手栏杆古朴典雅。为了防火,木质楼板之上又加铺一层方砖。上层正中曾悬挂清代吴企宽所书篆体赐书楼横匾一块。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赐书楼(世恩堂)世恩堂后为赐书楼,是存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系两层楼房,每层3间,前后出厦,硬山式典型明代建筑。上层前后对开3对较小楼窗,木制楼梯设于西山墙处,扶手栏杆古朴典雅。为了防火,木质楼板之上又加铺一层方砖。上层正中曾悬挂清代吴企宽所书篆体赐书楼横匾一块。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养生堂原名延绿楼为孟氏未出嫁女儿的居住之处。位于孟府第6进院落。为2层楼房,每层各5间,前出厦的台楼。该楼与赐书楼后的小四合院,均孟氏嫡裔亚圣奉祀官的前五代近族居住处。此楼正中明间南北直对孟府大门,为孟府第7进院落的中轴线。清末圮毁。1982年,山东省文物局拨款重修,现为存放珍贵文物的库房。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习儒馆是仿古代私塾学堂模式,是讲授《孟子》等儒学经典、发掘传统文化、宣传、传承国学精神的地方。现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感恩堂原称亚圣府小学楼,孟子七十四代孙孟繁骥于1943年创建,为孟氏家学,教授《孟子》及国语、算术、自然等。现为孟府感恩堂,主题是“感恩母亲、回报社会”。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山东济宁

见山石为一太湖石,取“开门见山”之意,上刻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和书法家孔继涑的手书诗文。
孟府——山东济宁

孟府见山堂:大堂西侧,有一曲尺形独特建筑,名为见山堂,是当时孟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之所。与见山堂相对月亮门外,竖着一块玲珑的太湖石,其上刻有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和孔子后裔玉虹楼主人书法家孔继涑的手书诗词。 
孟府——山东济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