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园——上海嘉定

分类: 园林 |
檀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
次醉厅(俗称花篮厅),旧名“次醉阁”,为李流芳会朋唔友、饮酒作诗之处。重建时以江南古典建筑意韵的传承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创新相结合,使得“花篮”格外生辉。厅内置画“九友图”及歌,彰显李流芳在晚明画坛之地位。
芙蓉沜,名出古园,即荷花池。位于檀园中央,周围建筑皆依水而建。芙蓉沜形似葫芦,谐音“福禄”。池水与假山瀑布形成活水循环,使得葫芦口处的涓涓流水,更显源绵不尽。
步蘅舸:蘅,出自李流芳表字“长蘅”。步蘅,乃尚贤敬仰之意。舸,又名石舫、不系舟,分为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建二层楼,凭栏远眺,天地开敞明亮。步蘅舸三面环水,一面接岸,欲动实静,置身其中,有行舟远去之感。
步蘅舸:蘅,出自李流芳表字“长蘅”。步蘅,乃尚贤敬仰之意。舸,又名石舫、不系舟,分为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尾舱建二层楼,凭栏远眺,天地开敞明亮。步蘅舸三面环水,一面接岸,欲动实静,置身其中,有行舟远去之感
山雨楼,名称源于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之“山雨欲来风满楼”句,借意表达李流芳在明末大厦将倾,烽烟四起之时,“身虽退屏,不忘国恤”的情怀。此楼本为民宅系民国建筑,今为嘉定区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
琴书轩,名字来自钱牧斋记述檀园“琴书萧闲,香茗浓烈”。此处原为李流芳书画之余抚琴、吟诵、吹箫休闲遣兴之处。
南翔人家属城镇民间宅系,为民国时期建筑,今按原貌翻新,作为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家居分室,置客厅、卧室、书斋、绣房和厨房等,展示清末民国初期南翔小镇富裕人家的生活情貌。
宝尊堂名称源于古园,为全园主厅,面阔五间,以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经典“鸳鸯厅”构筑重建而成。北厅陈列李流芳之书画和诗歌作品;南厅安置李流芳全身铜像一尊、悬挂“艺苑扬芬”匾额一块及明清两代文人所撰歌颂李流芳及檀园的诗词,以示对先贤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