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2018-04-14 21:03:26)
分类: 寺院

隆昌寺又称千华寺、千华社,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2008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放戒是佛教仪式之一,大概相当于现代大学授予学位一般。隆昌寺戒坛为汉白玉所制,原为木结构,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大和尚改为石制坛。据《宝华山志》载,见月造石戒坛时,开基的夜晚,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云霄,众山群楼,亮如白昼。隆昌寺律院先后放戒七十余期,戒僧遍及天下,东南亚、日本等地许多信徒也慕名前来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时牒的和尚,走遍全国大山名刹,都会得到热忱接待。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寺前还有一龙池,水位终年不变,可供数千人用水,僧人认为池水与长江相连。寺内所供佛像是贴金的香港天坛大佛的石膏小样,高5.24米,面含微笑,莲眼低垂,慈祥庄严,眉如新月,螺发复顶,神韵非凡,堪称东方艺术珍品。

风格独特的隆昌寺,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周围还有10多处庙庵和一批人文景点。隆昌寺是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传戒道场,享誉海内外。该寺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建筑宏伟,曾有“999间半之称。由于寺庙建在山坳之中,史称山为莲花瓣,寺在莲花中。古寺被青山环抱,古木掩映,常年云锁雾罩,清静绝尘,盛夏无暑,真乃佛门名刹。历代达官贵人、名流雅士纷纷登山浏览,留下千古佳句,诗文百余篇。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驾临,史载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留下千古传说。明清时代,不仅全国70%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也慕名专程赶来受戒。寺内至今珍藏着日本、泰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教徒赠送的玉佛、石佛铜磬、法器,钦定镇山玉印,皇帝用过的万寿枕头、九龙杯光绪年间铸造的可煮千斤大米的5口铁锅及铜殿、无梁殿等。宝华山名扬海内外,隆昌寺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的山门面北而开,据说是为了方便水路而来的香客。隆昌寺的布局比较少见,不像通常寺庙那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这样一路上去,它的山门却在一侧,里面分为东西寮房,一字排开的方丈室、藏经楼、大雄宝殿与左右厢楼以及正面的大悲楼组成一个大四合院,并与戒堂、铜殿、无梁殿等七个小院又组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方形庙宇,回廊相随,院院相通,非常巧妙。据说这种组合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气势宏伟庄严而又井然有序,既表现了佛教传统的理性精神,又在高低错落、虚实对比中显示出极高的建筑艺术。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出了大四合院,由院内回廊就进入另一个四合院内,在这里有一个戒台堂,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2008年)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康熙年间,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分为上下两层,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据宝华山志记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从此,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取得戒牒而传佛法于天下。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宝华山隆昌寺铜殿 位于句荣宝华山隆昌寺的铜殿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全名观世音菩萨金殿,因最初用铜构件建成,俗称铜殿。铜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当时的高僧妙峰奏请创建,神宗皇帝和他的母亲慈圣太后赐金二干金而建成。妙峰曾发愿要素三尊大士的金像,造三座铜殿,分别送到三大佛教名山,即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但送到普陀山时遭到该山僧人的拒绝,因为当时社会局势较为混乱,普陀山僧人怕树大招风之嫌。妙峰无奈之下只好卜择,不料连卜三卜,卜卜都是宝华山,他便奏请皇帝和慈圣太后,将大士金像和铜殿该置宝华山。慈圣太后是个信佛的老太婆,他曾梦见自己来到一座满山皆是莲花盛开的山中,江南的宝华山又是有莲花之称,想必就是宝华山了。从此,慈圣太后对宝华山就有了好感了,她见妙峰讲铜殿置于宝华山自然高兴,于是,宝华山从此与峨眉山、五台山有了齐名的地位。铜殿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内为单室。据《山志》记载:原铜殿“高二丈三尺,阔一丈五尺,进深一丈三尺五寸,梁、栋、栌、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由这条记载来看,铜殿的上述构件都是用模子浇铸而成。铜殿上方有“莲界云香”四个大字,原为清康熙手书。殿里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坐身金像。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无梁殿位于铜殿两侧,建于公元1605年,两座铜殿形制大小均相同,全为青砖垒砌,不用村木,无梁无柱,左边无梁殿题“妙吉祥(文殊)菩萨”,右边无梁殿题“普贤菩萨”。隆昌寺无梁殿小巧玲珑,雕刻比南京、苏州等处的无梁殿精致,且一处有两座,实为罕见。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戒台堂,也就是学徒受戒的地方,这也是在其他寺庙很少见到的。宝华山隆昌寺是目前(2008年)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在历代律师的弘扬之下,宝华山律法得以深入人心。据说开始建的是一个木戒坛,康熙年间,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分为上下两层,四周以层栏护之,并承以莲座,镂刻精美花纹,显得十分庄严沉稳。据宝华山志记载:释见月造石戒坛,开基之夜,感坛殿放光五色,直冲霄汉众山群楼,明如白昼,莫不骇异赞叹。从此,数以十万计的求戒僧众从戒台上走下,取得戒牒而传佛法于天下。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隆昌寺·宝华山——江苏镇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