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2021-11-23 13:49:15)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2021年10月11日,我和几个朋友相约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古城(古称宁远)一游,第二天一早直接来到宁远(兴城)古城的东门进城游览。古城里面大约有五六个景点要买票,本人已过70,所以免票。(本文作者李辛海)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宁远城的鼓楼,在我看过了文庙和蓟辽都师府后,顺着东门内的和春街往西走,就看到了。
宁远古城的情况,据《宁远州志》(清康熙二十六年1683刊)载:“城本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请建宁远卫于此,筑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池周围七里八步,深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春和,南曰延晖,西曰永宁,北曰威远,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明季增筑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角俱设层楼,今按内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步,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城楼俱颓。”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宁远古城的游览图,我把城里的景点用红色的数字标出,1.祖氏牌楼。2.祖氏牌楼。3.文庙。4.将军府。5.蓟辽都师府。6.鼓楼。7.驿站。8.城隍庙。9.周家宅院。四个城门和东南角的魁星楼就不再标示了。鼓楼在红6的位置,古城正中。
宁远(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一说五年)正月,明朝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置宁远卫。总兵巫凯受命督建城池,为宁远卫城,并建有内外城。宁远卫城于隆庆二年(1568)毁于地震,天啟三年(1623)蓟辽督师孙承宗督建、袁崇焕参与重筑宁远城,重建了内城,扩建了外城(土城),现外城已无踪迹。明末守将吴三桂曾驻扎于此抵抗清军。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六,李自成进攻北京,吴三桂奉旨勤王,“始弃宁远,征吴三桂、王永吉率兵入卫。”为了不给清兵留下只椽片瓦,下令烧毁宁远城,携20万军民撤离宁远。清代多次重修过内城,外城已无踪,改称宁远州城。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鼓楼基座的十字过街门洞,为了防撞,在拐角处用条石垒砌。券门沿口也用条石保护,上面是青砖4伏4券。
关于鼓楼的始建时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3)的《宁远州志》载:“钟鼓楼在中街,明都督焦礼建,天启间重修,崇祯十五年巡抚范志完登楼视形势,督令拆毁仅遗基址。”焦礼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以都指挥使守备宁远卫,于明景泰五年(1454)建钟鼓楼,嘉靖四十三年(1522)重修,后毁于地震。天启三年(1623)袁崇焕组织重修钟鼓楼,而崇祯十五年(1642)巡抚范志完给拆了。
范志完(?~1643),崇祯十四年(1641)冬,升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后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鼓楼的十字门洞,还是挺宽敞的。
创建鼓楼的焦礼(1382~1463),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以都指挥使前往守备辽东重镇宁远卫,任内屡败朵颜三卫,累官至右都督。景泰四年(1453)升焦礼为左都督。天顺元年(1457)封为东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允许子孙世袭  。六月,加封勋阶为奉天翊卫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赐世袭诰券,“身免一死,子免一死”,并追封其父祖三代及妻子诰命。天顺三年(1459)二月,兵部认为焦礼年近八十,不能独自守卫宁远而致士。天顺七年(1463)正月十四日 ,焦礼在宁远卫病逝,享年八十二岁。他备御辽东数十年、守备宁远二十年,为宁远和大明做出突出贡献。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十字券洞的顶部是空的方井,上面架横梁,建二层鼓楼。
现在的鼓楼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依原址重修,合钟、鼓为一楼,竣工于乾隆四十四年。后经多次维修,基本保存了原貌。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网上2013年重修钟鼓楼时的图片,当时国家文物局专家莅临指导。
鼓楼是以十字过街券道为基座,上建两层歇山卷棚顶回廊式阁楼建筑,阁楼每面六柱五间,整体通高17.6米,正方形基座边长20米,古代,战时这里用鼓声通知四方军情,传达指令和鼓舞士气,平时用于击鼓报时更辰。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鼓楼西侧,左墙角(西北角)有登楼参观的闸口和券门。
这个鼓楼还与宁远兵变有些瓜葛。《明史·袁崇焕传》记载文字如下: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五日,“是月,川、湖兵戍宁远者,以缺饷四月大噪,余十三营起应之,缚系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自肃伤重,兵备副使郭广初至,躬翼自肃,括抚赏及朋桩二万金以散,不厌,贷商民足五万,乃解。自肃疏引罪,走中左所,自经死。”
当时戍守宁远的四川和湖广的士兵四个月没拿到军饷,在张正朝、张思顺的鼓动下发生兵变,十三营中除了祖大乐的一个营没有闹事外,全都发生骚乱。乱兵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绑在谯楼(即鼓楼)上毒打,毕自肃伤重,这时,刚来不久的兵备副使郭广上来,躬身自责,搜集抚赏金和朋友处钱二万金发给乱兵,乱兵认为不够。接着又借贷民资五万金散发,兵变才平息。巡抚毕自肃上疏自责引罪,走到中左所时,忧愤过度,上吊自杀。也有一种说法是,巡抚毕自肃被乱兵关起来,绝食十三天而亡。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登楼的蹬道,条石垒砌,十分规整。
《明史·袁崇焕传》接着说:“崇焕以八月初抵关,闻变驰与广(郭广)密谋,宥首恶张正朝、张思顺,令捕十五人戮之市;斩知谋中军吴国琦,责参将彭簪古,黜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发正朝、思顺前锋立功,世荣、涵淳以贪虐致变,亦斥之。独都司程大乐(应为祖大乐)一营不从变,特为奖励。一方乃靖。”大意是,袁崇焕八月来到山海关,听说哗变,骑马到宁远与兵备副使郭广密谋,原谅了首恶二人,令其诱捕闹事的15人杀了,又杀了一个知道纵容闹事的官员,责罚责参将彭簪古,罢黜了都司左良玉等4人,给首恶二人戴罪立功,认为世荣、涵淳两个官员贪污导致哗变,训斥。只有都司祖大乐一营没有跟着闹事,特为奖励,这才彻底解决了问题。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两层回廊式歇山顶楼阁,无斗栱,一层四面有门。
《明实录怀宗瑞皇帝(崇祯)实录》载:“崇祯元年七月甲申,辽东宁远军哗,以军粮四月不得发,因大噪,执巡抚右佥都御史毕自肃。自肃尝为奏请,户部不之发,悍卒露刃排幕府;自肃及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置谯楼(鼓楼)上,捶击交下,自肃伤殊甚;括抚赏金及朋桩得二万金,不厌,益哗;遂借商民足五万,始解。自肃草奏引罪,走中左所;八月丙申,自经(上吊自杀)。袁崇焕至,宥首恶杨正朝、张思顺,诱捕其党,斩十六人,治本帅罪有差。
大意是:宁远军哗变,因为4个月没拿到军饷而骚乱。抓住了巡抚右佥都御史毕自肃,自肃试着奏请发饷,户部不发,乱兵执刀推开衙门,把自肃和另外两个官员捆到鼓楼上,乱打一气,自肃伤势甚重。于是兵备副使郭广搜集得二万金散发,不够,更闹了。于是又借贷民资五万金,才算了事。巡抚毕自肃上奏自责领罪,走到中左所,于八月丙申上吊自杀。袁崇焕来了,原谅首恶二人,诱捕其党,许诺只要抓了其他头目可以不死,戴罪立功。果然这二人将大部分闹事头目抓获,斩16人,有差别的对有过失的官员治罪。这个鼓楼也经历了这个大事件。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一层楼内立大鼓一面,直径2.25米,由整张牛皮绷制,据说是亚洲第一大军鼓,国内罕见。1995年,李鹏总理第二次视察兴城时曾来此参观,并亲自擂击大鼓。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南面正门门额悬乾隆题匾:“绵山亘海”。
据《宁远州志》载,宁远古城还有其他很多机构:“公署。明(朝),宁远备御都司 (在城永宁门东)。宁远卫 (在泰和街,宣德五年都指挥刘斌剏建,景泰中指挥韩斌重修)。 经历司、镇抚司、左右中前后五所、军器局、军储仓、预备仓、钱帛库、盐场百户所(城西南二十五里) 。铁场百户所(城西南十八里糜子峪)。塔山中左所( 城东北八十里)。沙河中右所(城西南九十里) 。广宁前屯备御都司(在城儒学东)……”。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一层的东南角有上二层的楼梯,十分陡直。
《宁远州志》又载:“国朝(本朝,即清朝)。州署,鼓楼东北街路北……康熙三年,工部拨给二十四间,前后知州杨名声、冯昌奕陆续增建,有记见艺文。吏目衙,城内西南隅,胡衕内路北,康熙三年设。门一间,厅三间,住房九间,书皁房二间。巡检司署,旧址在南门内,康熙三年设,房八间。今移中后所衙署。城守署,城内南街路东,教场南门外路西。中后所城守署,城内东街路北 教场城外东南一里。……”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二层为一方厅,有展览布置。
明代陈仁锡作《宁远鼓楼与将士痛饮励战》诗二首:
其一“渐看光复慰疮痍,岳页重瞻旧汉仪。自有肝肠清塞北,肯容儿女梦辽西。” 
其二“膂力经营谁与先,十年战守说宁前。朔方重见尧日月,乐浪骎增汉幅员。”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从鼓楼上俯瞰南街的祖氏牌楼,这里现在是古城内的主要商业街,人颇熙攘。
上面诗词作者陈仁锡(1581~1636),明苏州府长洲人。年十九,中万历二十五年举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典诰敕。以忤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崇祯初召复故官,累迁南京国子祭酒。卒谥文庄。此人何时来到宁远,尚不得而知。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看完鼓楼,又来到鼓楼西街(永宁街)的宁远驿馆。这是驿馆大门,一看就是新建的,可能是旧址新建。
据说,宁远驿馆最早为柳城驿馆。关于柳城,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后,兴城地域隶属幽州辽西郡的柳城县等三县分辖,后为辽东属国所辖。西汉置柳城县,属辽西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十二台营子。《晋书》记载,东晋初(341),鲜卑首领慕容皝派阳裕、唐柱监工,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置龙山县,为营州 (后改置柳城郡) 治,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唐武德元年 (618) 为营州治,天宝元年 (742) 复为柳城郡治,乾元元年 (758) 仍为营州治。唐末废。据说柳城驿馆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期(636~640),当时此地为柳城郡域,所以此驿馆称为“柳城驿馆”。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路过此地,还曾下榻于柳城驿馆。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进了驿馆大门,驿馆前院已经改造为水景餐饮区,这里有饭馆、茶社等单位。
唐代,柳城驿馆(宁远驿馆的前身)在关外名声很大,有“关外第一驿”的美称,明朝中后期,因宁远卫城的落成,柳城驿馆始更名为“宁远驿馆”。可见,这座驿馆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宁远城。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个过堂门后面就是住宿区,有栅栏门关着,不能进去参观。
明代初期,宁远驿馆兼备传递文书、官员往来下榻和临时办公功能,经常有官吏、商贩入住,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明代后期为日本、朝鲜等使节下榻的国宾馆,更是名声日隆。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驿馆后院是由14个独立四合院组成的住宿区,我去时没开放,只能在门口看看,院子里还有人物雕塑。
宁远驿馆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在回奉天(今沈阳)祭祖时,也先后驻跸于此,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驿馆,使得宁远驿馆在众多的驿馆中声名鹊起。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里民居的屋顶特点,就是这种缓坡弧线的形状,十分明显。
据说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二次东巡祭祖时,于二月二十四日过宁远城,康熙帝狩猎时射死两只老虎,一时轰动四方,成为美谈。当晚入住宁远驿馆,在宁远大戏院看戏,戏后余兴未尽,作诗一首《晓过宁远》:“孤城临巨野,旧烈忆西征。破垒荆榛满,村鸡向晓鸣。”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在第二次东巡的往返途中,组织的数次围猎之中,射杀猛虎就达39只之多(现在的东北虎屈指可数)。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网友拍的住宿区院子内部景象。
民国以后,宁远驿馆逐渐被废弃,建筑严重损毁。新中国建立后,在宁远驿馆遗址内建有兴城电影院,曾经名极一时的宁远驿馆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2013年,兴城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宁远驿馆和宁远大戏院,国家文物局批准复建,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31号竣工。重修后的宁远驿馆占地25亩,近似于方形,驿馆分为14座独立院落,是在遵循清代宁远驿馆历史遗迹原貌的基础上复建的。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在住宿区东面还建了一个戏楼,这是为了旅客建的。一般古时戏楼都是建在寺庙的对面,是给神仙建的。
据史料记载,宁远古城规模较大的戏楼有两处,一处是威远门(宁远古城北门)西南侧的城隍庙内,当时人称“大观楼”。另一处是宁远驿馆的“大戏院”。据载,明万历二十年(1592)就有梨园行在此固定演出。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二次东巡祭祖时,于二月二十四日过宁远城,当晚入住宁远驿馆,并在宁远大戏院看戏,后来人们将宁远大戏院称为″康熙园"。清末,由于宁远大戏院经常有名家名角领衔演出,加上宁远驿馆经常有官吏、商贩入住,使得宁远大戏院名声远播,更有“宁远第一楼”的美称。清同治十二年(1873),宁远大戏院毁于火灾,后来,乡绅张锡远捐资重建,大戏院又重现往日的繁华。民国后期大戏院与宁远驿馆同时败落,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盖了电影院,大戏院就被遗忘了。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戏楼前面还有一道水景,种了不少荷花,戏楼檐下有匾:“宁远大戏台”,这个戏台很怪,好像后墙不在屋檐下,由于关着大门,只能远观。
2017年重修后的宁远大戏台,基本上依据同治年间戏台的规模,前面是大戏台广场,中间为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硬山尖山顶式大戏台,后面还有一座为能容纳百人的室内小剧场。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匆匆看完宁远驿馆,顺着鼓楼北街(威远街)往北,去看城隍庙。这是城隍庙大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3)的《宁远州志》载:“国朝,寺庙。城隍庙,城西北隅,明正统中(约1440)建,嘉靖中(约1540)修。”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山门后中轴线第一座是灵官殿。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宁远州知州强上林还曾为宁远城隍庙撰写对联:“为善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灭,祖上有余德,德尽必灭。”教化民众积德行善。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在灵官殿东侧有个放生池,新雕的栏杆影壁。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灵官殿后面就是城隍大殿。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城隍大殿外墙上镶着县级文保碑:“城隍庙”,1985年兴城县人民政府立。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城隍殿里的城隍爷塑像。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城隍殿东侧殿是财神殿。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城隍殿东侧殿是娘娘殿。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财神殿外面还有个金库银库,这是给财神爷烧钱进香的炉子。据说五位财神掌金库银库,管天下财,万民有求必应。一般来说五财神指:1.中斌财神王亥。2.文财神比干。3.文财神范蠡。4.武财神关羽。5.武财神赵公明。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城隍庙后面还有吕祖殿,吕祖一般指吕洞宾。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吕祖殿旁边还有斗姥殿,斗姥也称斗母。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类似千手观音(手没那么多),诞辰是农历九月初九。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斗姥殿内景。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看完城隍庙,马不停蹄来到南城门西侧的周家住宅,也是一个景点,但是取消售票了。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周家住宅外墙上镶着县级文保碑:“周家住宅”,兴城县人民政府1985年立。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周家住宅大门外面的拴马桩和三踏(少见)上马石、下马石,由于忌讳“下马”一词,故统称上马石。
宋朝的《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马台》记载:"造马台之制:高二尺二寸,长三尺八寸,广二尺二寸。其面方,外余一尺六寸,下面作两踏。身内或通素,或迭涩造;随宜雕镌华文。"就这一个上马石,还进入了官方营造法式。宅门前有没有上马石,也是主人宅第等级的一个划分标准,可见其重要性,三踏的上马石还很少见。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镂空的钱眼拴马桩,可以一根桩上栓四匹马。
拴马桩常栽立在建筑大门的两侧,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装点门面、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有避邪镇宅的含义。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周家住宅的大门,购票进入的闸机还在,但是无人看管。门洞两侧有值班门房,这是有钱人的标志。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门洞两侧山墙的石雕,做的精致坚固。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进大门后的庭院,靠街有两趟南房,估计是下人或账房办公所用,有些西式建筑风格。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二道门,朴实简洁。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二进院子的正房,一大趟带前廊的北房,有个十几间的跨度。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一进正房,中间是过厅,两边各有一溜大炕,中间带有雕花隔板,可能是男女或老少分睡。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大炕对面的衣柜、桌椅和摆设。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二进院子的西厢房,样式与东厢房一样,有意思的是八字形门廊,标新立异。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西厢房是厨房。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这是东厢房的八字形门廊,窗下的坎墙为精加工的石块砌筑,真是不怕花钱。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现在东厢房内展示古典家具。
看完周家住宅,我就和朋友一起出了南门,在海鲜一条街上,买了生鲜海产,在铺子里现做现吃,十分可口,鲜香无比,还不贵。吃完后就驾车去了兴城红海滩,兴城红海滩弄了好几年也没成规模,光秃秃的没多少红蒿草,各位别上当。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老城内临街的民居,太阳下两把椅子,让人感觉温暖舒适。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南门外,街心公园里下棋的老人们,悠闲自在。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老城里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树冠巨大。
最后在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在明代的官制中,同一官职的"左职"与"右职",让我好生疑惑。据查“左”、“右”职之间原本只存在着礼仪上的"左尊右卑"之别。但是明代政治上有"重内轻外"之习,逐渐体现在官制上就出现了"左内右外","左重右轻","左稀右众"的差别,就是左主内部事务,右主接待往来。左权重,右权轻。左职少,右职多的现象,其中尤以都御史、侍郎及布政使这三种官职最为明显。
宁远、兴城古城鼓楼、驿馆、城隍庙、周家住宅
老年女人们在一起聊天。
宁远古城仅用半天转了一下,大概的景点都看了,匆匆忙忙。回来整理资料却是费尽思索,没想到这个宁远古城居然有这么多的故事,和那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开眼界,宁远古城值得一看。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