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2020-09-29 17:19:29)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接续上节。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有人在通往5号楼的城墙上,横着用碎石垒了两道石墙和小门,队友猜可能是放羊的为了圈羊用垒的。在城墙内侧还有一道石墙,真是不懂其奥妙。(本文作者李辛海)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回看4号敌楼,这里的很多敌楼都是两面匾额,都很小。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靠近5号敌楼的时候,雉堞上有很多圆形的望孔,做的非常规矩,里面抹上石灰,光滑圆润,漂亮。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我们行程中的5号敌楼,也是乌字1号楼。既然是1号楼,就与别的楼有些区别,它的大小没有太多变化,主要是它楼门口有一道高高的台阶,台阶下面有一个不大的空场,台阶两侧是城墙相连,从下面看,很是雄伟。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这是台阶前面的小空场,也许是阅兵、训话的地方。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乌字1号楼只有一个楼门,规格是三面4箭窗,一面1门2箭窗。楼匾也不大,已丢失。一进楼门,箭窗回廊上面就是登城口,由梯子上下。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中室也与其他敌楼相同,拱券顶,四面开券门,通箭窗回廊。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箭窗回廊,四个箭窗比较完好。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从箭窗眺望走过的4号敌楼。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我们还要前进的道路,不断的爬升,遥远看不到头。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乌字1号楼另一侧的圆形望孔,制作精美,这也显示了1号楼的重要性。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回望乌字1号楼,后面的长城,涞源境内就没有敌楼了。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个山头后面又是一个U型爬升,这里的城墙上还修了很多台阶,方便士兵上下。总体说来,这段长城比较好走,也比较安全,就是一直在爬升。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里都修了条石台阶,虽然有些陡,但是比较好爬,也说明这里的城墙保存较好。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回看走过的城墙,盘桓曲折。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里的城墙还很完好,白色的墙体和棕色的雉堞,泾渭分明。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这里发现一道挡马墙(左下),砌筑的十分规矩完好。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用长焦头特写这道挡马墙,在这么高的山上,修着东西有用吗?我觉得用处不大。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山顶上用长焦镜头俯拍108国道,我们下车的地方,蓝白色的大巴车清晰可辨。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前面最高处是我们弱队最后一个较大的爬升了,也是对我这个70岁人的挑战。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最后一个陡升,还好有台阶。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最高点回看走过的城墙,城墙建的还是很有讲究,都是沿着山脊尖上砌筑。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从刚才那个到点下城墙,这里有一个路条,这是昨天蓝天碧水“壹起行”户外系的路条,指示这里是下山的路。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里有一处曾经的施工工地,前面有一条小路,有个岔口,继续往前是通往草滩村方向的长城,往左有条小路是下山的方向。我们弱队就从左面小路一直往下走。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下山路上远眺乌字1号楼(行程中的5号楼)和2号楼(行程中的4号楼),从这个位置上看,这里比下面长城高出不少。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下山的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砂石路,走起来要十分小心。由于这里施工,所以在陡滑的地方用水泥砌了一些台阶,还用水泥固定了一些路面,还算好走。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经过漫长而枯燥的下山路,终于来到沟底,几个队员在这里休息。记住,下到沟底后要往左手走,才是返回的路线。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穿过乱石沟,上到了水泥路,一路大步流星往回赶,趁着天亮去看乌龙沟堡。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我们又来到了乌龙沟关口附近,从下面看2号马面。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这里有一块巨石,下面刻了两行字。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一行是“高峰峻岭白云间”,一行是“长城楼阁伴××”,最后两字没刻完,从残字上看,大约是“蓝天”二字。不知是新的还是老的。从用词看像是新的,有些直白,但是从字体看又是繁体,颇为古朴,新旧说不上来。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我们走了4~5公里水泥路终于来到了乌龙沟堡。这是我以前拍的,可以看到乌龙沟堡的瓮城墙是圆的,这个很难做,条石都要凿圆,而且上下还有收分,真是功夫呀!
乌龙沟堡,西靠山崖,三面环水。城墙全部用条石砌筑。今城墙和城门均保存较好,南城门、西城门均有瓮城环护。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乌龙沟堡的平面图,但是我个人的感觉应该是南北门,两门之间有直道相通,可能我感觉不对。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乌龙沟堡墙的马面,由于时间不多没有上墙看看。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乌龙沟堡的西瓮城城门,石拱券边上还刻了一道边檐。上面的石匾已丢失,不过从网上找到了拓片,十分幸运。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门匾字为阴刻双钩“镇朔门”,上款:钦依乌龙沟把总王国祯立。下款:万历甲午岁中秋吉旦。万历甲午年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钦依”为皇上依准,说明这个把总挺有来头。另百度载:王国祯(1523~1577),明代霍山县人。从年份上看,彼人非此人。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西瓮城门口有一个中间带孔的圆石墩,据墙友老萧考证此为固定“狗脚木”和“悬楼”的所用,起名“插脚石墩”。这个石墩应该在城墙上,估计是掉到地上了。
百度载:狗脚木,古代一种守城器械。 明茅元仪 《武备志·狗脚木》载:“狗脚木,植二柱於女墙内,相去五尺,準墙为高下,柱上施横钩掛,以悬竹笆之属,防敌之矢石。”就是说这种防御工具是两根木柱中间挂一片竹笆,立在堞墙处,防止敌人的箭矢。带孔的石墩就是用来插木棍的。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从瓮城门里看城门,城门洞外口小,内口大,在放置城门处开一豁口,以利城门开启。关上城门后,由于外口小,可以防止敌人破坏门轴。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可以看到城门洞中放置城门开的豁口,乌龙沟堡4个门洞规制基本一样。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乌龙沟堡的西城门,门额有石匾,但是字迹已经漫漶,无法辨认。这块门额由4块石板组成,应该是阅视碑一类的长篇文字。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这是石匾边缘的花纹,经过放大后,依稀可辨有文字痕迹。
据网上资料载:这里曾发现两块碑,一块是保存在涞源县的《乌龙沟把总题名记》碑,一块是涞源县馆藏《新城乌龙沟记》一残碑。这块门额碑到底是什么内容就无从考证了。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瓮城城墙上的吐水嘴,雕刻的很有艺术性,半圆柱状,上面开有浅槽。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在城堡里有一块玉米地,外面是毛石垒的墙。据资料记载:北墙外用毛石圈一演练兵马的场地,估计就是这里。石墙上还开有一个便门,方便斥候、夜不收等人员进出。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乌龙沟堡的南城门,在城门内侧的门额上雕了一支荷花,以前没注意,这次特意来查找。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那支荷花的特写,它挡在树叶后面,很难发现。为了躲开树叶,只能斜着拍了。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南堡门的外面,门额上也有很长的一处石匾的遗迹,石匾已缺失。从痕迹上看,和西门的石匾一样,是一段长篇文字。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南瓮城的外面,门上的匾额还在,但是被凿过,文字不可辨。据资料载,这个门匾应该是阴刻横书“栩荆门”三字,“栩荆”一词何意,尚不得而知。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被毁坏的南瓮城门匾额,明显使用铁器凿的。幸好上款还可猜辨,大约是“万历癸巳仲夏吉旦”,下款也被凿了,难辨。“万历癸巳”应该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西瓮城匾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时间上对得上,猜辨成功。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南瓮城的圆形城墙,做得多漂亮,加工难度很大的。
据《四镇三关志》载:乌龙沟堡城建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而两个瓮城记载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万历二十二年(1594),从时间上看两个瓮城是后建的。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南瓮城墙体与城堡墙体衔接处,结合严密。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城堡的东堡墙,已经残损严重。
我们匆匆看完乌龙沟堡就往108国道的集合点走去,这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还要去接强队的队员,希望回京能赶上末班地铁公交。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我当天的行程轨迹,走了15.6公里,累计爬升663米,用了7个小时,还是挺累,毕竟70了。下面红点是我们上下车的地方,中间红点是上墙的地方,也是乌龙沟口的位置,上面红点是弱队下墙的地方,绕了一个大圈回到国道108的集合点。
乌龙沟、草滩长城(下)



这是我们强队《六只脚》软件的轨迹,用时9个多小时,行程16.7公里,累计爬升1047米,果然是强队,厉害。据领队说,从弱队下山处往草滩的路很不好走,很多断崖,上上下下,十分艰难,据说没有几个人能走下来。我们18个强队队员,只有3个走完全程,不过也有天黑早了的原因。
我们弱队最后等了将近3个小时,天色已黑,领队带着头灯到山里才接到强队,发车时间大约8点半,回到北京12点了,最后打车回家。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