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2020-09-13 21:09:37)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世界旅游
2019年10月,我们一行8人来到土耳其开始26天的自由行,从一开始就租车,转了小半个土耳其,主要是中、西、北部。于11月2日上午,在去切什梅的途中来到阿拉恰特(Alacati)一游。(本文作者李辛海)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阿拉恰特,也称阿拉卡特,英文为Alacati,土语为Alaçat,俗称蓝白小镇。上午9点多钟我们就到了,把车停在小镇北面的停车场,周围没有多少人,真是清净。顺着停车场东面的一条路往南不远就是阿拉恰特小镇,旁边有个小山包,上面有几个风车,我们就先去看看。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是阿拉恰特小镇的位置图,红点处、竖排字的地方就是阿拉恰特,小镇距离海岸还比较远,不是紧邻海岸。
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Izmir)地区的阿拉恰特小镇,位于北爱琴海地区的切什梅半岛,与希腊隔海相望。离名气很大的海滨小镇切什梅仅仅8公里,是土耳其新兴的一个度假胜地。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小山包上的风车磨坊,曾经是加工粮食的,修缮挺好,但已经是摆设了。
网传:关于阿拉恰特名字的形成有很多说法。一种称源自“Alaca At”一词,这是阿拉卡马的名字,马的橙色分布为55.2%,就是说这里的马大部分是红色的,在土耳其其他地区一般不常见,它们是阿尔达汉群岛、光明岛和卡尔斯群岛的新基因来源。这里流行一个故事,说当时这里的头面人物有一匹红色阿拉卡骏马,骑马时,人们尊称他为“Alacaatl(红马人)”,这个发音流传到后来就变成了“Alaçat”,成了这里的地名。还有一种说法是:“Alaçat”一词是源于一个强风来袭,导致洗衣房被吹走的故事。这些都是传说,第一个还有些谱,听听而已。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一个风车的墙体上挂着凯末尔的巨幅画像,他的画像遍布土耳其各地,就像我国的毛主席像。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土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1938),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风车磨坊的小门,里面已经空空如也,这都是为了旅游后来修复的。
这里墙上有一块土语牌子,大致翻译了一下:“这些设施是设计家塞尔库克(sn.selcuk)于1986年7月7日依法恢复的。”就是说这些修复的风车磨坊是有历史根据的、政府批准的,不是随意瞎做的。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有一个风车磨坊的门是开着的,拍了一下内景,它的内部靠墙有一趟阶梯,旋转着通往顶部,顶部有一圈平台。这是干嘛的呢?我的理解是:这是转动风车方向用的。注意,风车的锥形圆顶是可以转动的,这样可以根据风向,调整风车。为什么风车的扇叶上只有一些绳子绷着呢,我认为那是放置扇叶布的地方,只有在有风和需要磨面的时候才会把扇叶布放上,这样才能兜住风,使风车转动。这些磨坊里面已经没有磨具了。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我们从这里进入小镇,街上冷冷清清,没啥人。
这里最早的居民来自何处,尚不清楚,百度载:14世纪时被奥斯曼占领,在15世纪时易主。17世纪时,希腊人在此定居。 1895年,来自希腊的穆斯林难民在此定居,人口为132人。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The Balkan Wars)战败后,穆斯林难民逃到安纳托利亚(Anatolia)西部海岸。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1914年,此处的希腊人被迫离开,村庄被清空。1919年第二次希土战争初期,希腊军占领了伊兹密尔地区,希腊人返回此处生活。1922年第二次希土战争后期,希腊军队开始全线溃退,大多数人希腊人随着希腊军队逃跑了。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小镇里闲聊的老人。
1923年,以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签订了《洛桑条约》(Treaty of Lausanne),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此条约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土耳其虽然放弃了在阿拉伯地区的领土和塞浦路斯,但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库尔德的自治。根据条约,在克里特岛(Crete),色雷斯(Thrace),马其顿(Macedonia)和多瑙河的穆斯林人,定居于阿拉恰特希腊人所遗弃的房屋中。由于阿拉恰特保留着大多数建筑,所以成为强制交换人口(希、土双方)时的居民点,从此阿拉恰特成为土耳其人的居住地。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小镇里的流浪宠物挺多,而且都不怕人,给猫咪来张特写。
希腊居民在这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希腊气息,土耳其人没有破坏它,保留有大量希腊特点的住宅,建筑的外墙也保留了希腊地中海的色彩风格,清新、艳丽。于是,这里成为土耳其爱琴海沿岸的浪漫小镇,被旅游者誉为“蓝白小镇”。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碎石块拼的小街,空荡荡的,这里的人估计起床比较晚,夜生活才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一些人在闲聊。
阿拉恰特是土耳其比较完整保留了原始风貌的城镇之一,石头的房子、石块铺就的路面、狭窄的街道和街边餐饮、琳琅满目的集市,应有尽有。 由于上述种种的阿拉恰特风情,加之整个城镇的建筑物都基本保存良好,2005年被宣布为历史遗迹。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鲜花遍布的大街小巷。
这里的天气很好,据说平均每年有300天的好天气,阳光明媚,海边水质清澈,微风荡漾,因此这里以其风帆冲浪和冲浪风筝而闻名于世(当然要开车去)。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游客在路边休息,一杯土耳其红茶是少不了的(两人腿中间)。他们这的人一小杯红茶能喝1个小时,抿一口能发半天的呆。我们同伴有品尝的,据说也没喝出什么特殊的味道,还挺贵。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位游客面前的小桌上也有一个喝完茶的杯子。
土耳其是世界上是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据说一个土耳其人一天怎么也得喝上10杯茶(但是杯子很小,基本一大口就能喝完)才算数。土耳其茶叫cay(Siyah Çay),发音是差不多是“恰一”,和中文的“茶”很像。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小巷。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10点了,商家才刚刚开始打理门店。
据说每年的四月,阿拉恰特都会举办“天然美食节”,这里以葡萄酒酿造而出名,好酒好食,能赶上的就是福气。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阿拉恰特的建筑多为石头房子,窗户颜色绚丽多彩,主要分为奥斯曼风格和希腊风格的民居,据说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奥斯曼风格民居的二楼,往往带有封闭式的阳台。而希腊式的民居没有突出于墙体的封闭阳台,玻璃窗户外多有木制百叶窗。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左手建筑可能是个商店,为了吸引人,在二层窗户上搞了好几个长颈鹿的头。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个餐馆后面的树上,弄了两个假人,像是情侣坐在吊床上,各种创意,不一而足。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右手的餐馆就应该是奥斯曼风格的建筑(我的理解)。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个左手的建筑就像是希腊风格(我的理解)。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就是希腊风格的窗户(我的理解)。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是个现代的别墅。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多漂亮的色彩,红瓦、白墙、蓝色装饰,映衬在蓝天下,怪不得称这里为蓝白小镇。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小镇上的集市,这里开得早,各种日常物品十分丰富。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土豆4公斤10里拉,当时的汇率大约1里拉1.2元人民币,也就是8斤土豆12元人民币,1.5元1斤,真便宜。今天的汇率(2020年9月)是1里拉0.91元人民币,升值巨大,东西更便宜了。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各种水果,靠近画面下边的袋子里是核桃,标着25里拉,也许是1公斤,各位可以换算一下。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给小老板一个特写,正好在抬眼看我,不好意思了。
难怪网友说:想看爱琴海,希腊不再是唯一选择。来土耳其吧,价格也就是去希腊的一半,而且海水、古迹、小镇一样不少,当地物价又很低,简直就是度假天堂!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是小镇上的清真寺,其实从建筑特点上看,这曾经是教堂,可以看到后面有三个半圆的圣龛。我们在卡帕多西亚看了很多古时的教堂,通常在后面的圣龛都是有三个。也许是供奉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是在教堂旁边加了一个宣礼塔,就变成了清真寺。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这是小镇上的墓地,它没有被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注意,墓地里没有十字架。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休闲的多是老人。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奥斯曼风格的阁楼,花花草草,到处都是。
阿拉恰特(Alacati)蓝白小镇
童话般的小镇,五颜六色的房子,常年盛开着鲜花,街边可爱的猫咪与小狗,闲散、恬适、慢悠悠的生活,幽幽的花香和希腊式情调,醉了!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