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2020-02-19 08:32:43)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世界旅游
2019年10月,我们一行八人来到土耳其开始26天的自由行,于10月21日上午来到格雷梅国家公园的济尔维露天博物馆一游,这里也是土耳其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项目——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岩石地点群景点之一。(本文作者李辛海)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济尔维(zelve)景区的售票处,我们来的比较早,还没有开门,冷冷清清。
景区位于格雷梅北面,距帕夏贝(修士谷)1公里,距阿瓦诺斯镇(avanos)5公里。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济尔维景区门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牌。“济尔维露天博物馆”是当地人的称呼,从标牌上可以看到,正式称呼应该是“济尔维遗址”(Zelve Ruins)。济尔维也有译为泽尔夫、泽尔维的。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格雷梅国家公园的游览图,济尔维在图中北面、蓝线的6号位置。
介绍说:济尔维遗址分布在三条山谷中,其中也有几座有着大尖帽子的精灵烟囱。这里的居民就像乌奇西萨尔城堡的那些人,在岩石上开凿洞窟居住,尚不清济尔维遗址的石窟最初是什么时候有人居住的,但它是一个重要的定居点,以及9世纪和13世纪的宗教区,这里建立了第一所牧师神学院。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景区里的景色。
这里的指示牌上注明:如果不遵守、或偏离路线,管理委员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不负责任。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景区游览图,左下是大门,红色细线是游览路线,大块的红色不规则形状是山体。我们仅仅转了左上角三处遗址就走了,绝大部分没看,尤其是隧道和清真寺,有些遗憾。(我认为此地图非正南正北,只是景点路线参考,验票处应该是北)
隧道的位置在图中右侧,一个三角形的山体中有一条黑线,那就是隧道的位置。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景区山体上开凿的石窟。
介绍说:在第2条山谷里,有岩洞在修道院对面,和圣十字教堂并排。隧道大约长30米,可以通过一个金属梯子进入,隧道把第2条和第3条两条山谷连接起来。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些山体被居住者掏成蜂窝状,工程量相当大,说明当年这里居住了不少人。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组石窟最下面是个磨坊,上面还有二层,但是一层和二层里面不通着,上二层的小窟还要爬绳上去,可以看到岩壁上凿有一串垂直的石窝,估计这是爬绳时脚蹬的地方。上层小窟的左边还有一个鸽房,真不知道在那个地方怎么抠出来的。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里是磨坊,介绍大意说:“这里是把麦子先煮熟、后晒干、再磨碎的地方,提取后制成碎小麦(bulghur)这个过程是用重量为500公斤,直径1.5米的圆形石头来完成的。中轴位于圆石中间,通过旋转机关移动。
bulghur”(音译:布尔格是安纳托利亚厨房的主要菜单之一,破碎的小麦做成汤和肉饭,这个磨坊满足了住在济尔维遗址里人们的生活需要。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是磨坊旁边的小屋,可以看到是里外屋,十分简陋。
从上面记述看来,bulghur这种食物是先把小麦煮熟,晒干后磨碎(应该是碾碎),最后再加工成饭菜食用,是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土耳其的一种主食。
由于这里的石质太软,所以只能碾碎,就是碾碎了,估计吃起来也比较牙碜,少不了很多石粉。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里是鱼和葡萄教堂。
介绍大意说:教堂坐落在济尔维修道院庭院的东面,教堂的入口上方部分坍塌,向右入口是一个单中堂,筒形拱顶的单元式“南教堂”(南侧教堂)带有一个后堂。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南侧教堂门额上方的壁画“是对圣母玛利亚抱着婴儿耶稣的描述。 两侧是大天使加百利gabriel)和迈克尔(michael)举起一个马耳他十字架。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右面(南侧)大堂的中堂,正对着的是后堂,过门两边有两个窟龛,注意左面还有一个小堂。
介绍说:“在教堂的内部,两边都有座位台。在后堂的红色门框中,后堂一侧的正面装饰有一系列简单的三角形和圆圈,圆圈上有绘画,可能可以追溯到10世纪。早期历史上的鱼和葡萄教堂分为两部分,两个空间都有浮雕十字架和平顶(中堂的屋顶是平的)。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后堂,正面开有三个小龛,中间小龛雕刻有十字架,残迹可以看出,后堂墙壁涂有白色灰泥。
介绍说:“南部的教堂(大堂)有3个横坐标(abscissas,我认为这个“横坐标”可能是门框,“其中一个很大,红色的鱼画是出现在横坐标的正面。还有,在2号横坐标内的教堂,葡萄描绘被画在白色灰泥上。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教堂被称为鱼和葡萄教堂。
当时看的匆忙,也没有现在的资料,所以没有注意拍鱼和葡萄。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是大堂的耳室,有一个大豁口通往外面。右面有个很规矩的座位台,上面有绘这红色图案的圆形浮雕,右侧开一三角形小窗。
教堂里绘有葡萄含义很多,基督教中,耶稣将自己比作“真葡萄树”,将葡萄酒视为“基督之血”,圣灵是流淌在树中的汁液,圣徒是葡萄枝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是圆形浮雕上的彩绘图案,这些圆圈上的绘画,可能可以追溯到10世纪。
在古代近东地区,葡萄藤是自然界繁荣多产的古老象征,是代表精神生活和生命再生的重要象征符号。在《出埃及记》中,长满葡萄的枝叶是以色列人到达圣地所见到的第一个标志。此外,在《圣经·旧约》中常用葡萄树来象征以色列人,表明他们是神所拣选和栽培的族类。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左面(北面)小堂,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两个教堂并列,中间有门相通,这个小堂里面也有一个后堂,中间有一个石台,墙面也涂有白色灰泥。
据介绍:鱼教堂(我估计是小堂)在后堂上面,你可以看到一幅褪色的红色鱼画。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这个小堂(鱼教堂)门框上的图案。
在教堂里绘有鱼也是有说头的,百度载:耶稣鱼(ΙΧΘΥΣ)是基督教的一个代表符号,最早是基督徒为了躲避罗马帝国宗教迫害而使用的暗号。当时基督徒借由此符号来确认彼此的身份,一方先随意画出其中一条弧线,若对方亦为基督徒,则对方会在心照不宣的情况下完成符号的另一半。由此鱼形成为基督教的代表符号之一。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网上耶稣鱼的几种图案之一。
从上面介绍看:鱼和葡萄教堂曾经是两个教堂,偏南面大堂是葡萄教堂,偏北面小堂是鱼教堂,后来两个教堂打通了,就形成现在的鱼和葡萄教堂。从地图上看这个教堂不是正南正北,入口在偏西面。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教堂外面的石窟群。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里有一个二层的石窟,上面的窟室两侧经过修饰加工,洞口用石块砌上了,为了贴近外墙,石块下面垫了粗大树干。洞口石墙上面的石块经过精细加工,石缝严整划一,上面还涂有白色灰膏,有黑色图案,最顶上还留了一些小方孔,不解其意。我觉得像是鸽子房,这里的鸽子房都建在崖壁顶上,都留着方形的洞口。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据说这里是个修道院,介绍说:“修道院建筑群,像一个倒立的碗状岩石切割。就在对面,有一个岩石切割综合体,可以通过一个金属梯子进入,并通过一个长长的(约30米)洞穴隧道连接到第二个山谷。
这里可以看到有个倒立碗状的教堂形象,但是塌了一半,有些符合介绍说的样子。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山体上人工雕凿的痕迹比比皆是。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用景区内的清真寺,左上有个宣礼塔。我们没看到,此图借用网友的。
介绍说:一座岩石切割的清真寺,还有一座漂亮的尖塔,清真寺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这些年来,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生活在一起,非常和谐。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有些窟室建在不容易上去的地方,看到这样危险,想看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窟室的小窗都开成三角形,挺有意思。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里是个酿酒坊。
介绍说:在酿酒坊里面,顶头有一个高台拱门,里面是个凹槽,把葡萄放进去用脚底踩碎,葡萄汁从左手墙外一个小洞里流下来。高台左下掏了一个圆柱形凹槽,那是放罐子的地方,流出葡萄汁的小洞就在上面。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里放大了酒厂里面,绿圈处有一个小孔,那是流出葡萄汁的地方。在那里掏了一个圆柱形凹槽,可以放盛葡萄汁的陶罐。葡萄汁在这里收集,在罐子里等待发酵。当发酵过程完成后,葡萄酒被储存在酒瓶中,每天使用。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这里是煮葡萄汁的灶台屋,在酿酒厂旁边。这里烟熏的痕迹很重,为了方便散烟,上面雕成半圆形拔火罐样子。
介绍说:在济尔维遗址教堂的仪式中,使用的葡萄酒,是献给前来参加仪式的宗教团体的,这里以酒神仪式闻名。剩下的葡萄汁在这里用大锅熬成蜜糖。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里可以看到当时雕凿窟室是用工具切割的,切割面非常平整,没有凿痕。
卡帕多西亚悠久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当时赫梯人(Hitties)就在这里建立强大的王国,后相继为波斯、 希腊 、 罗马及突厥人所统治。 罗马人在今天开塞利 (Kayseri)建立了首都凯撒里亚(Caesarea)。在东罗马 和拜占庭时期,卡帕多西亚成了基督徒的避难地,是小亚细亚基督教中心之一。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石窟,济尔维遗址曾经是该地区最大的社区之一,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洞穴小镇,蜂巢般的房间,包括宗教和世俗的用房
早在公元4世纪,使徒圣保罗(出生于土耳其)来到卡帕多西亚后,认为格雷梅险峻奇特的环境适于训练传教士,于是在这里此陆续开设神学院,并留下了30多座洞穴教堂以及无数的洞穴居所。
公元5世纪,隐士圣·西门 (St Simeon)在帕夏贝隐修(距这里1公里)。在公元9~13世纪济尔维成为大量僧侣隐修的地方后来陆续有避难的和当地居民入住,直到1952年,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才把这里最后一批人迁出。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用于居住的石窟内景。
济尔维,直到1924年,基督徒和穆斯林一直和谐相处。后来,由于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少数民族的交换,基督徒不得不离开山谷。穆斯林在上世纪50年代也被迫撤离山谷,由于这里的石窟受到侵蚀,有塌落的危险。这里的居民离开此地,在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村庄,他们给这个村庄取名为耶尼·济尔维(也有译“泽尔夫(Yeni Zelve)。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景区内一角。
关于希、土两国人口交换是这样的,百度载:1923年1月30日,土耳其和希腊在国际强国的斡旋下签订《洛桑条约》,宣布废除《色佛尔条约》,1920年希腊通过色佛尔条约认可的土地归还土耳其,土耳其的希腊人和希腊的土耳其人进行人口交换。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另一条山谷,石窟不太多,有些危险的地方拉着警戒绳。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一个雕凿在孤石上的窟房,小巧玲珑。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里有一堵高墙一样的崖壁,崖壁上面,中间好像有个碉堡一样的房子。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可以看到崖壁顶端的小屋,门口用碎石块砌堵起来,留了一道缝,像是一个观察哨。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注意崖壁上的小洞,那是鸽子房。
介绍说:这里的所有的岩石都有开口,或大或小,有的是住家,有的是教堂,更多是基督徒的避难所,当然在这些洞穴社区的更上方(岩石的最高处)还有鸽子洞。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用长焦头拍的局部,可以看到鸽子房的样子,洞口用石块砌着,留了几个方孔,有只鸽子在右边的洞口处。
我觉得这个地方(卡帕多西亚)对于鸽子情有独钟,为它们在这么险要的地方开凿鸽子房,说明不是一般的爱鸽子,而是认为鸽子是神圣的。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基督教中有很多关于鸽子的故事:
基督教中的鸽子象征和平与圣灵。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通常口衔橄榄枝。口衔橄榄枝源自在大洪水时期,诺亚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退去。鸽子衔着一枝绿色橄榄枝,表明洪水已退,平安得以恢复。这段故事分别被纪录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另外,在 《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中讲述,圣灵像鸽子一样降在主耶稣基督身上。所以,很多地方(主要体现在灵恩派)把鸽子作为圣灵的标记。我估计这里如此对待鸽子,也是和宗教有关。
济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Ruins)
这是景区外面的景色,可以看到高原上面那一层一层不同颜色的凝灰岩,下面都是精灵烟囱。
我们转了一个多小时就出来了,没做好功课,不知道应该看那些遗址,草草而就。但是有一个体会,联合国起的名字济尔维遗址”比“济尔维露天博物馆”更准确。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