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关东线长城(八达岭古长城、花家窑子)(下)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长城游记 |
续接上节。
花家窑口一带有了现代的文字砖:“雪山天城2014”,雪山天城可能是烧砖的企业,名字起的挺好听。

《四镇三关志》<昌镇
形胜·乘障>载:“石峡峪下,石峡峪口,永乐年建,城东头至石崖子口,通单骑,次冲。西山墩至镇虏墩,平漫,通单骑,冲。”这里说的“城东头至石崖子口”,估计是指关城东面到西面的崖壁,通单骑。“西山墩”估计是指石峡关西线在山崖口上的敌楼,“镇虏墩”估计是指当前的这个敌楼墩台,两墩之间约3里路,平漫。
《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石峡峪下隘口三,内有附墙台十座,明嘉靖三十年建,空心敌台二十五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年节次建。三里曰花家窑,三里曰石峡口,三里曰糜子峪口。”糜子峪口应该在石峡关西线长城的一个山坳处。

关口西侧路边有两块石碑,一块是全国文保碑:长城(石峡段),一块是石峡口介绍:长城石峡段位于八达岭镇石峡村周边,此处的石峡口是与八达岭口具有同等地位的长城关口,设石峡峪堡,管辖花家窑子口,石峡口、糜子峪口。始建于明初,明隆庆三年至四年修建砖石长城和空心敌楼,万历十七年和崇祯十三年进行过修缮,隶属于明代昌镇居庸路。石峡口传为闯王破关处,流传有《三疑记》等河北梆子剧目。该段长城东起帮水峪村界,西入河北界,向南迂回至昌平界。长约10千米,多为砖石材质,墙体多为双侧垛口。其上有敌台22座,保留有南天门、罗锅城、单边墙等众多遗迹。
百度介绍:石峡村位于八达岭镇西南部,东南与昌平区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怀来县相邻,东北即八达岭长城,最高峰“清水顶”,海拔1239.1米。
因村出口处岩崖陡峭,石多裸露,俗称石峡,故名石峡村。
据百度百科载:石峡明代建村,该村为居庸关北部关隘,属战略要地。传李自成进京经此地,将这里劫掠一空,除几间庙宇外,其余全部变为废墟。清顺治年间,官府组织向这里移民,陆续来了几百人。
百度百科:据考证关城建于明万历年间,东大西小,呈梯形状,面积11137平方米(1万多平米?存疑),有南北两门,北门洞宽3米,门额为“石峡峪堡”,南门洞宽4米,门额“迎旭”,城墙高大坚固,高宽各为7米左右(本人存疑,看残墙不像高宽各7米),内墙黄土夯筑,外墙青砖包砌。在关城北墙外8米处,有一东西走向防洪排水沟。
据载:石峡峪建城时还有块汉白玉石碑,上刻《石峡新城记》,碑文开头有“石峡峪山势险峻,傍山一路可直达怀来”,后面有“隆庆二年(1568)、戊辰、守备、营千间”,末行残存碑文为“万历六年(1578)岁次戊寅拾月吉日建”。
综合看来:石峡峪堡始建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隆庆二年(1568)设守备、有营房千间,万历六年(1578)重建新城。但是城堡门额记载是万历四年建,有个两年的差别,估计问题不大,先建的城,后写的题记。
《四镇三关志》(昌镇
制疏·题奏)载:《总督侍郎谭纶请添设石峡峪守备疏略》“隆庆二年(1568):……议于本关(居庸关)西路石峡峪口添设守备,拨兵常川驻守,及修造石城、官厅、营房,分管西自白羊软枣顶起,糜子峪、花家窑,至青石顶止,于本路拨军一千名。八达岭守备分管,西接青石顶起,于家冲、化木梁、黑豆谷、黄(王)瓜谷、青龙桥东口、石佛寺,至川草花顶止。……敕该部查议推选谋勇官员充任。石峡营守备与八达岭守备各遵照行事,俱听居庸关参将节制调度。”上述情况和古书记述一致。
上述文中的“软枣顶”据墙友推断是石峡关西线将军楼所在山头。文中的“青石顶”应为石峡关东线的清水顶。
额匾旁边有说明牌:……门额为花岗岩材质,长0.98米,宽0.55米,厚0.15米。上款:钦差整饬昌平等处兵备山东布政司参议薄坂(此处有误,应为蒲坂,山西永济古称蒲坂,这是祖籍)任彬,钦差镇守嘉峪关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定辽(明代时期设置的都卫名,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阳市))杨四畏创建。
落款全文:“大明万历四年(1576)丙子吉旦立,分守居庸关等处地方参将雎阳(祖籍)沈思学建”。额匾四周刻有花纹。
村子介绍:2009年,结合石峡关沟域开发建设,先后对村域内12公里的古长城、古砖窑以及石峡古堡遗址等众多旅游资源进行了充分发掘和保护,看来这里还有古砖窑,据说古堡内还有真武庙和上仓遗址。
看完后通过手台与领队鬼斧联系,让他也过来看看,由于后队上来了,没有空余时间过来,所以作罢。
关口上方山顶上的敌楼就是石峡关西线长城的起始点,由此可见,石峡关两侧的长城没有连在一起,关口东墙在南,西墙在北,关口东墙在下,西墙在上,之间南北相距约2~3里路,上下相差几百米。西墙第一个敌楼下面是崖壁,无城墙下伸。

这是石峡关口外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石峡关,罗哲文题。石峡关把着通道的拐角处,选址精良。

这是石峡关口外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石峡关,罗哲文题。石峡关把着通道的拐角处,选址精良。
关于《三疑计》的剧情有多种,有关石峡关的一种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兵临八达岭,久攻不下,当地有人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守将唐英(真名唐通)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破关直入北京城。唐通,明末著名将领,曾任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这是队友记录的轨迹和运动参数,轨迹中间的小岔是我们探访西拨子长城,下面还有一个小揪揪,那是我们去看菱形楼,又返回花家窑口,终点后面的黄线是去石峡村的路线。
全文完。
前一篇:箭扣长城东线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