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2019-01-02 21:37:46)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2018年爬了不少长城,感觉比爬野山强,一是有意思,能看得东西多。二是有文化底蕴,能了解很多历史知识。三是比野山可拍的景色多。2018年12月20日跟随山哥户外组团到九眼楼长城一访。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我们停车的北京怀柔雁栖镇西栅子村五队,老地名叫旧水坑。
西栅子村位于怀柔区县城西北部,距离城中心38公里。大约三百多年前(清代中期)成村,这是村里人根据墓碑的记载推算出来的,村民以木栅做围墙,所以得名为西栅子。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村子西边果树林前面的文物保护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箭扣段)。
下车后由于领队也没来过,只有下载别人的轨迹做引导,所以走了一公里的冤枉路。后来在其他团队的引领下,在这个文保石碑的右边小路上山,终于走上正轨。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上山的小路曲曲折折,盘旋而上。
西栅子村的东面、南面、西面环绕着雄伟的长城,北面是海拔1534米的黑坨山,整个村庄就坐落在黑坨山南坡,海拔615米。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终于上到了城墙下面,顺着城墙往右走不远就是这个登城的蹬道。
西栅子村直到2003年才开始通公交车,政府投资600万元修建长6公里宽6米的柏油路面,这才使得这里成了旅游观光的地点。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从长城的蹬道上来就是一个残楼,为了方便记述,姑且算是1号敌楼,长城网编号是西栅子村西南156号敌台。
西栅子村周围有保存较好的、原汁原味的古长城,长城上有十多处非常著名的景观,有著名的北京结、将军守关、鹰飞倒仰、天梯、箭扣、九眼楼等等,与长城相互呼应的还有惊险奇特的黑坨山、朝阳洞等景致,具有雄、险、奇、特、秀的特点。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1号敌楼是个砖拱券2*3眼的敌楼,南边一侧的楼体已经坍塌,北面的楼体尚好。
由于箭扣长城的知名度极高,所以西栅子村也叫箭扣村,以这个村为中心自东向西沿山脊依次为镇北楼、箭扣、直至最高顶的鹰飞倒仰、西为三岔边为北京结,从北京结往北是西大墙,最北边是九眼楼 。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1号敌楼是在一小段支墙的顶端,有些驴友管它叫“刀把楼”,有些不明白。
据说箭扣长城以前的官称是“涧口”,因两边高中间凹,形似山涧而得名。当地人却是因为此口从远处望去,整段长城蜿蜒呈W 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有“一箭扣双弦”的说法,所以又称它为“箭扣”,一直沿袭至今。各种传说颇多,大致如此。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是支墙的三岔口,左右方向是西大墙。
据《四镇三关志》载:“<昌镇形胜·疆域>黄花路,东至慕田峪,西至枣园寨,延袤一百八十里。南至昌平州,黄花镇属下各隘口约八十里。渤海所北至四海冶宣府地,各属下隘口约五十里。”
据《四镇三关志》载:“<昌镇形胜·乘障>:黄花路隘口一十有七,渤海所下”提到的田仙峪寨、慕田峪关都是箭扣长城一带,所以这里的长城属于昌镇黄花路渤海所管辖。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西大墙的南头就是著名的北京结,我们这次是往北面走,去看九眼楼。
明代当时外夷屡次犯边,渤海所一带长城战事频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移黄花镇参将到渤海所驻扎,具体管辖黄花路隘口防御事务。贾儿岭口、田仙峪口、慕田峪关,擦石口、磨石口、驴鞍岭口、大榛峪口、南冶口等长城重地均属渤海所管辖范围,可见当时渤海所军事衙署的权力之大。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远眺北京结,山顶上的券洞下来的一道城墙就是西大墙,往北延伸到九眼楼。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队友在这里给我拍照留念。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这是西大墙向北延伸,我们要走的方向。西大墙的墙体基本是粗加工的石块垒砌,垛墙为青砖砌成。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是2号敌楼(西栅村157号),也是这一段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敌楼,3*3眼的规格。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一进敌楼的券门就有一堵矮墙,有网友说是防御工事,其实是登楼橹的蹬道,它的背面是台阶。不过这种设置也是罕见的,一般蹬道都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堵在门口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砖拱券结构的楼体内部很完好。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楼顶上的雉堞和楼橹的墙基遗迹。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回看2号敌楼,远处山顶上是北京结。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里有一段垛口砖上有个圆洞,这是用来插火铳和佛朗机炮的支架。有的网友说是插旗子的,我不太同意,这么浅的孔根本支不住旗子。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就是佛郎机,它的中间有一个支架,垛口上的砖孔就是用来插它的。
佛郎机是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火炮,能连续发炮。明代由葡萄牙传入中国,当时称葡萄牙为佛郎机,所以就将此炮命名为佛郎机炮。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西大墙也是两面雉堞的长城,内侧脚下还有水道保存完好。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的是个战台,不是空心敌楼,算是序号3的墩台1(158号敌台)。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1号墩台的台口。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台顶好像有铺房的遗迹。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又是一个墩台,序号4的墩台2(159号敌台)。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墩台的一半已经垮塌。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台面上的景象。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回看走过的长城,曲折漂亮。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里是5敌楼(160号敌台),半边已塌。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没有塌的另一面,像是2*3眼的砖拱券敌楼。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远处通往天际的城墙。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俯瞰旧水坑西栅子村五队。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6号缩脖楼(161号敌台),整个敌楼的楼体缩在城墙的雉堞之下。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个敌楼像是个3*3眼的,内部结构是砖拱券的四面回廊,中厅顶部架木梁,铺木板,上建楼橹。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墙体已掏空,随时崩塌。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通往九眼楼的城墙。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城墙骑在岩石的顶上,上下盘旋。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远处的4号墩台(163号敌台)孤立在垂直的崖壁上,十分险要。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有个进兵洞的券门还保存挺完整。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前面(近处)是序号7的3号墩台(162号敌台),台体垮了一边,需要从垮塌处绕过去。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3号墩台的另一面。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过了3号墩台是一个深U的鞍部,爬上来是序号8的4号墩台,也是塌了一半。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这是序号8的4号墩台(163号敌台)。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垮塌半边的墩台下面是深谷,绕过去要十分小心。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回看3号墩台后面的长城。
九眼楼、西大墙长城穿越之一
下面又是一个深U型鞍部。
本文未完,下节接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