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2018-12-25 13:45:11)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以前在北京周边出游常常是几个人坐公交。这一两年开始随户外团出游,虽然交不少路费,但好处是:一,人多,心里踏实。二,路熟,不会走冤枉道。三是,车接车送,舒服,不会为末班车担忧。四是,可以有穿越活动,活动范围大。总之,好处多多。
2018年12月15日,随义户外组团来到怀柔的大榛峪爬长城,穿越到铁矿峪,一车55人,浩浩荡荡。这天天气回暖,但是有些雾霾,影响远处的景观。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渤海镇大榛峪村的西台子村铁牌楼,顺着村里的马路可以走到大榛峪关口。
古称的大榛峪就是指今大榛峪村的西台子民俗村,其名最早见于大榛峪长城的大榛峪关(俗称贾家口关) 石碑(现存于响水湖景区)上的记载。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在西台子村的果园里,就能远远地看到从山坳里左右腾起的两条白龙,那就是大榛峪长城。
大榛峪西台子村坐落于北京怀柔区渤海镇,有一段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横亘在村子的后山之巅,人们把这段长城称为大榛峪长城。大榛峪长城东接慕田峪,西连八达岭,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在通往关口的路边有一个石圩子,门前石碑:全国文物保护,长城(大榛峪城堡)。
大榛峪的地名源于一个传说:明朝当年修建长城的官兵来到此地,见一片茂密的平板榛林,其果实硕大,故此地取名“大榛峪”。今天的大榛峪,则是一个由5个自然村(西台子是其中之一,村部所在地)组成, 拥有800多人口的渤海镇第五大村。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个城堡还是比较完整,也许经过一定的修整,这是一个长圆形的城堡,面积不大,里面种着庄稼。也有人说,这是个演兵场。由于是集体活动,没有太多考察。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来到了大榛峪关口。
据《四镇三关志》<昌镇形胜·疆域>载:“黄花路:东自慕田峪,西至枣园寨,延袤一百八十里,南至昌平州,黄花镇属下各隘口约八十里,渤海所属下各隘口约一百里,北至四海冶宣府地各属下隘口约五十里。”由此可见,大榛峪关口属昌镇黄花路所辖。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大榛峪关口保存尚完好,城门洞上的建筑已毁,厚度也有减薄,左侧紧挨着一个敌楼倒是不多见,边墙基本都在。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关口旁边有全国文物保护碑一座:长城(大榛峪段)。
据《四镇三关志》<昌镇形胜·乘障>载:“黄花路隘口一十有七,渤海所下,大榛峪口,永乐年(1403~1424)建,通四海冶,本口,通步,缓。”建关很早,看来是先有的关,后建的敌楼和城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为了方便记述,左手的这个敌楼算是1号楼,因为我们是要走左边的长城。由于我们是集体活动,大家合影完了就迫不及待的从左手小路上山,没能登楼看看,遗憾。
怀柔境内的长城,全长61.5公里, 其中,大榛峪村就有长城8公里。大榛峪长城有空心敌台、实心敌台、墙台等,并有关隘4处。明代,每处隘口都有城堡并设卡屯兵戍守。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在1号敌楼旁边是一段非常陡峭的城墙,贴在山崖边上,几乎是80度,真不知道是怎么修的,修了以后怎么走人,真不明白。领队叫它天梯,看很多记述,敢爬的人不多。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网上的天梯特写,这么陡,即使不塌,也不知如何走人,真没必要在这修城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据说,关口的西面原有一长七十厘米,宽六十厘米的石碑,可辨认“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孟夏”等字。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关口右面的长城,通往驴鞍岭。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我们走山路绕过刚才的天梯,从另一侧的进兵洞进入城墙之上。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我往回走了一段,看了一下天梯的梯口,心里有些犯晕,没走到跟前。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通往最高峰——西大楼,海拔900多米。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第2号敌楼,好像是独眼楼。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2号敌楼正面还比较完好,里面像是实心楼。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2号楼的楼橹残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回望2号楼,我们是从楼橹上直接来到后面的城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大榛峪长城的双边垛墙是这一带长城的一个特色,虽然在其它段不是没有,但像大榛峪这样成建制大范围的不多。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两边高大的垛墙遗存完好,就像锯齿一样通往天际。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段的爬升比较陡峭。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优美的曲线通往云间。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回望刚走过的城墙,有一段墙面非常窄,这是由于建在狭窄的岩石尖上,没有空余的地方可用。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有几处台阶很高,爬起来费劲。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看看雉堞外面的拔檐做得多么规矩,也是锯齿状的向上延伸。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里的雉堞已经倒塌,再不适当加固,倒的更多。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通往西大楼的长城通道,星星点点的鲜艳服装,散落在上面。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里还有很多文字砖,大概是“右部”二字。
据《大榛峪西大楼修城碑》碑文记载:“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内除杂流火兵四百名,实在休工军士二千六百名……左部千总莱州卫指挥佥事滕继光,中部千总灵山卫指挥使李轻,右部千总鳌州卫指挥使唐世桢。”最后文中的“左部”“中部”“右部”是指山东右营春防军的番号。所以这里的工程应该是由“右部千总鳌州卫指挥使唐世桢”组织施工的,并在砖上印有“右部”二字。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在一边的雉堞下面还用方砖垫高了很多,估计是垛口建的高了,士兵往下射箭够不着,这也是开始没有设计好,费工费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就是西大楼,也是算3号敌楼,是个3*3眼的楼子。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楼内保存基本完好,是个砖构拱券式敌楼。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敌楼中室十分高大,登楼橹的蹬道在敌楼中室中间位置,不像其他敌楼的一般都在环廊的侧面,非常突兀。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顶部的楼橹残垣。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西大楼是大臻峪长城的制高点,海拔有说960米的,有说986米的,始建于明永乐二年,万历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西大楼长城比较险,像是在垂直的悬崖上镶嵌上去的。这段长城保存得比较完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居然还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也是个奇迹了。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西大楼是个拐角楼。两个门开的方向呈90度,一个向南,一个向西(大概)。在它的后门有一段城墙是一个断头墙,断头墙不知当时建的就是这样,还是后来修复的。墙芯断面由毛石垒砌,比较整齐,但是两边的石墙却参差不齐。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我们是从西大楼前面的进兵洞出来,沿着底部石墙边的小路绕到断头墙下面,与断头墙连接的长城,由于墙基塌方,只剩一边的墙体还在,但是也已经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塌方的边缘,绕到下面的城墙上,下面是深谷,比较危险。那道残墙也倾斜的厉害。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下面近处的一段就是断头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些墙都是在山崖顶上按照岩石的走向修建的,呈现出优美的弧线。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下面又是两段陡降,需要小心对待。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是队友拍的这些陡坡。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我们队友发现了那块有名的石碑《大榛峪西大楼修城碑》(队友拍的),记载了这一次浩大的工程:“山东右营春防军士三千名,内除杂流火兵四百名,实在修工军士两千六百名,奉文派修大榛峪,东接主兵工尾迤西二等边墙五十八丈五寸,内修便门两座,铁褁门四扇,又修匣光墩台起迤西二等边墙六丈九尺五寸。共墙六十五丈,底洞一丈六尺,收顶一丈二尺,高连垛口二丈,自本年二月二十日兴工办料,遵照原行如式修筑,於四月初八日修完,因记……(后面还有承建官员的名录)万历四十三年(1615)四月立”。现在这块碑的字迹已经漫漶不清。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里是4号楼,也是著名的缩脖楼,主要是因为这个敌楼缩在了城墙雉堞的下面,非常少见。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个敌楼很矮,城楼上的雉堞和城墙上的一样高。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缩脖楼是个砖木结构的敌楼,四周回廊为砖拱券结构,中间大厅在顶部架横梁,上铺木板,成为铺房的地面,有木梯上下。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箭窗上中间的两块砖快掉下来了,这一掉会引起连锁反应。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敌楼券门上的石额都不知哪里去了,石额内容应该是是敌楼的编号。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4号楼的后面是一座断头墙,无法上去,我们只得从进兵洞下到小路,绕过去。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绕过断头墙后,从进兵洞又上了城墙。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这里是5号楼,3*3眼的楼子,虽然不至于是缩脖楼,但也不高。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5号楼保存的也挺好。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5号楼的中室,上面铺房的后墙还挺好,结构和4号楼一样,架木梁,搭铺板。墙上架梁的方孔历历在目。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在5号楼旁边的进兵洞,还有一块素面影壁,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做起来也是挺费工。
大榛峪长城穿越铁矿峪之一
这里的射孔也是花样繁多,这是我见过最漂亮,最有艺术性的射孔,靠近射孔的装饰曲线在两边的尽头各卷起一个小圈,上面的曲线向下面也卷起小圈,形成呼应与对称,很像缠枝纹。
本文未完,下节续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