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长城游记 |
撞道口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县九渡河镇,距市区约70多公里。村庄从前是守关的城堡,坐落在怀九河畔,背靠明代古长城,距黄花城水长城景区(西水峪水库)仅有2公里。这里从撞道口关城往西(通往西水峪)的古长城还没有整修,一派沧凉荒僻的景象。
前几年随驴友夏天来过一次,没走完,又是夏天,城上城下全是树丛树叶,遮蔽得长城快看不见了,所以今年刚开春就来再走一次。2018年3月17日到此一游。

从东直门坐916快车到怀柔南华三区,换H21直达撞道口下车,车站附近有三块石碑: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长城(撞道口城堡)。中,撞道口城堡的介绍。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长城(石湖峪段)。

撞道口城堡遗址的石墙,现仅存北墙和西墙墙基。城堡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据《西关志》载:“撞道口,正城一道,城堡一座,过门一空。”万历五年(1577)对该段长城加宽加高,对城堡以北的关城进行修葺。城堡原来南北宽80米,东西长100米。从文物保护的石碑来看,这个古堡也是全国文保的项目,现在是剩下残墙了。

撞道口城堡遗址的石墙,现仅存北墙和西墙墙基。城堡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据《西关志》载:“撞道口,正城一道,城堡一座,过门一空。”万历五年(1577)对该段长城加宽加高,对城堡以北的关城进行修葺。城堡原来南北宽80米,东西长100米。从文物保护的石碑来看,这个古堡也是全国文保的项目,现在是剩下残墙了。
《日下旧闻考》记载:撞道口关城“建于永乐二年(1404),内洼外阜(内低外高),受敌极冲”。《明长城考实》记述:撞道口,“其西至居庸关仅百里,为极冲之地。”极冲之意就是极其冲要,冲要意为军事或交通等方面的要地。说明撞道口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
据史料载,当时有外族军队侵犯明朝,当军队夜行至“撞道口”长城关口时,由于关口两侧满山遍野都是松树,松涛阵阵,蒙军误以为有千军万马埋伏于此,故不敢前行,退兵50里以外,由此得名“镇虏关”。
从路口的文保石碑来看,这里的长城应该是石湖峪段。据驴友所述:《西关志》(明嘉靖年间编纂,是流传至今我国最早的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之一)载:这里有“正门一道,水门一空,城铺一间”。另据《四镇边务总要》记:“明正德八年(1513)建,山险,不通骑。”
但是一路走到西水峪,未发现有关城,也许所述的石湖峪口是坐落在怀九河上的关口,而不是在长城沿线的关口。
这里的长城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代蓟镇居庸关最东端的边守要塞。东连慕田峪石佛口东,西连居庸关,关口为西水峪关。有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堡城一座,城铺一间,过门一空,挡马墙一道,为明代黄花路长城重要关口。至今长城保存完好,关口于1974年修西水峪水库时拆除,关口东北坡原有一座城堡,南北长100米,东西宽46.4米,现无存。
据网友所述:《四镇三关志》载:“西水峪口,永乐年建,通永宁谎炮儿并韩家川,通众骑,极冲。”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