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到晓幼营看完节孝牌坊后,进山寻找环秀寺和广智寺。乘地铁到房山苏庄站下车转房36路到晓幼营下车,顺着大路往前走3里多地就能看到京原铁路的两个涵洞口,这是进入吕峪沟的门户。
过了涵洞顺着大路往里走个几里路,路边有口古井,这是新修了。据附近看山的老人讲,原来的老井离地面太近,山上的洪水经常淹没水井,井水长时间不能饮用,所以让工人新修高了。

借用他人照片展示老井的原来状态。

看山老人仍在使用这口老井。

顺着老井左路进山不远,左手有一条小山路。

山路右手有一个山豁口,这里应该是历史上通往环秀寺的一条小路。

这是一个人工开凿的豁口,旁边还有用石块砌的石墙。

经过这个豁口,顺着小山路往里走不远,就能看到环秀寺的遗迹,在遗迹的石壁上长出一颗柏树,据说叫迎客柏。

这里应该是环秀寺前面的一处建筑遗迹,工程量颇大。这条小山路据说是一条山溪,香客由那个豁口小路直接来到这个石砌建筑上。

怕遗迹继续塌圮,顶了两根立木。上面一颗柏树从石缝中生长,名曰迎客柏。

这里是进入寺庙前的拐弯处,这条小山路应该是条山溪。从寺庙俯瞰这处遗址,似乎应该是座佛塔遗址。而这个遗址与对面有座石桥跨在下图的石阶处。

拐过这里,左手又能看见两座错开的石墙,应该是进寺庙的台阶,只是台阶的条石没有了,下面的石台是正在修葺的工程。由于历史久远,石桥已圮,山溪断流,久而久之成了一条山路。

走过这两道石墙就能看见通往寺庙的坡道,寺庙建在一处高台上。现在寺庙正在修复中,大门用木板铁板封住,游人免进。

寺庙的围墙,石块砌成,十分高大。

翻过封堵的门,进入寺庙,右后面是大殿,左前面是山门遗址。
环秀禅寺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晓幼营村西,吕峪沟中,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684)年间,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是北京郊区十分罕见的藏传佛教寺院。

前面是山门遗址,两侧有残墙,正面是石门槛。
该寺1986年被公布为文保单位,但文保牌2015年才挂上,破坏甚重。

山门的石门槛。

山门一侧的坡道完好。

山门台阶下面还有流水水道。

山门的石板通道,两边是两座石砌的配殿石墙。

从山门内看一侧的偏殿基址。

山门里面有个大殿遗址,应该是天王殿。

大殿正面,有一个宽阔的月台。
寺坐南朝北,正殿完好,正殿面阔12.3米,为3间无梁建筑。殿前有月台,长8.5米,宽3米,高1米。

新修复的大殿侧面。
主殿汉白玉石拱门宽1.90米,高2.40米;窗高1.25米,下宽1.27米。券面浮雕花卉、八宝及动物。门内侧为长方形,顶上有法轮,也雕刻有八宝图案,并刻有梵文。门窗内为长方形。

大殿门额无字,也许是堙没了。

门额两边的云纹图案。

大殿正面侧视,由于搭满了脚手架,只能在这里全视一下,门窗的雕花石边框都已遗失,破坏惨痛。

借他人照片还原环秀寺正面景象。

寺内正面的三座佛龛,前面的精美石雕拱券框全部遗失,龛顶的石雕云纹图案还在。
殿内为长拱顶,高7米。对面的墙壁上有券顶的佛龛3个,下设连通的须弥座,座和佛龛都是汉白玉石垒砌。座高1.1米,长6.3米。佛龛各高1.6米,直径1.3米、进深1.2米。

寺内建筑为砖石结构拱顶无梁殿形式。

拱顶中心嵌有一块汉白玉,看不出有文字图案。两侧山墙上端各有一个通风孔,外圆内方。

雕花的拱形门券和方形门框,门框上下有门轴孔,中间有门杠孔。

门框内顶部石刻图案,中间圆内的梵文可能是佛字,外圈梵文应该是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

中间圆形图案的两侧是同样的金刚杵图案。

石窗台的图案,有梵文咒语和藏传佛教八宝中的盘长(吉祥结)。

石窗台八宝图案——宝伞。

石窗台八宝图案——法论(金轮)。

石窗顶部的金刚杵图案,有人拓片。

石窗拱券内侧的图案,左侧红色拓片的图案是梵文咒语和八宝中的宝伞,右面是缠枝萱草。

石券门上的萱草图案(右侧)和藏传佛教图案(左侧)。

大殿月台两侧的残碑,上面架木板保护,防止施工损坏。
东碑龟蚨已几乎被埋入地下,碑高2.83米,宽0.90米,厚0.26米,已断为两节,正面额篆“敕赐环秀禅寺碑记”,碑阴为楷书,其他字迹不清。

月台西侧的残碑和赑屃碑座。西碑的龟蚨头部已损坏,碑近乎掩没于乱石中,已断为三截,字迹更看不清了,尺寸与东碑碑同。

这是长着獠牙的赑屃,少见。

赑屃的四肢和背部雕刻细致。

工地上还有一块石碑,包装袋盖着。

石碑已经漫漶不清,只能大概看到碑额的花纹,文字全无。

环秀寺偏殿遗址。

大殿背后还有一段残墙。

寺院东边的残院墙和遗迹。真是难以想象在这么偏僻的山区,还有如此精美的寺庙,如果寺前的佛塔和高高的石阶还都存在,该是多么的辉煌。
告别了藏传佛教的环秀寺,回到原大路,继续往前走。

往前走一段后就看见了广智禅寺,始建于明建文时期,已经基本修缮一新。

借用他人照片展示一下没有维修前的景象。

区级文物保护。

重建的山门。
整座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五亩,前低后高呈梯形分布。这里原有两座殿宇,现仅存一座砖石结构的无梁殿。

仅存的观音殿也修葺一新。

观音殿门额题字,这个是
仿老照片新刻的,字体还是不一样,功力相差甚远。
2013年9月30日,本报(《法制晚报》)以《古寺石匾被盗》为题,报道广智禅寺仅存无梁殿,嵌在门额上的“观音宝殿”石匾被人撬走,留下一个盗坑示人。被盗文物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