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锻炼,还你婀娜多姿
标签:
运动美体柔韧素质柔韧性锻炼 |
分类: 《身体那些事儿》生活卷 |
-
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不仅会为美和气质增加分数,还可以增强自信心。
-
身体柔韧性可以通过锻炼增强。
-
在通过锻炼提高自己柔韧性时,必须警惕避免错误的锻炼方法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女子体操、跳水和花样滑冰等比赛,总是那么赏心悦目。女运动员的纤腰柔若无骨,跳、翻和旋转表现出的造型曲线,与和谐的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观众好像不是在看她们紧张刺激的比赛,而是在欣赏轻盈优美的舞蹈。女性的这种表现能力,基于力量、速度、协调和柔韧素质,尤其是柔韧素质。没有良好的柔韧素质,就不会有这种优美的表现力。
柔韧素质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能力,以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柔韧素质好的人,关节活动范围大,各种活动灵活协调,动作效率高,应急能力强。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避免或减轻损伤,如走路、跑步遇到地面不平、磕磕绊绊时,不易扭伤脚或损伤其他关节,还可以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松弛,减少肌肉的疲劳。
你的柔韧性还好吗
人们可以通过锻炼提高柔韧素质。最好从小开始锻炼,最容易提高的时期是小学到初中时期。成年以后想达到高水平的柔韧素质比较困难。柔韧素质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系,年轻人的柔韧素质比中老年人好,女性的柔韧素质比男性好。
可采用坐位体前屈来测试自己的柔韧素质。即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或平坦的地方),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测试仪的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没有这种测试仪也可进行测试,方法同上。只是脚掌与地面垂直,双手尽量向脚尖移动,用尺子测量指尖与脚尖的距离,手移过脚尖越多越好。女性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过脚尖,男性应能摸到脚尖。年轻人比这个标准要高,要过脚尖5~10厘米以上。
动静结合,提高柔韧性
提高柔韧素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在锻炼柔韧素质时,要掌握以下原则:身体的关节活动要达到受阻的地方,然后在这个受阻的地方施加一定的力量。锻炼方法主要有静力性方法、动力性方法、动静结合方法等。
静力性方法:指身体保持某种姿势,缓慢、均匀地拉伸几十秒或更长的时间。即常说的压腿、耗腿等方法。例如压腿,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腿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支撑脚跟不要离地,两腿均应伸直,身体平直逐渐向前压,尽量靠近伸直的腿,使大腿后部肌肉和肌腱感到拉伸,停留几十秒或更长的时间,或是反复下压。两腿交换动作。
动力性方法:指通过身体各环节的摆动使韧带、肌腱和肌肉得到拉伸的方法。摆动要有一定的速度和幅度,才会有拉伸的效果。例如踢腿,包括正踢腿、侧踢腿和绕环踢腿等。
1.正踢腿:身体直立,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一腿迈一小步,另一腿以髋关节为轴,膝关节伸直,脚尖勾起,迅速向上踢起,尽量踢到下颌水平。两腿交换进行,每组各踢10次左右或更多,做3~5组。
2.侧踢腿:向前迈步时,身体侧向转体,腿侧向踢至头部,两腿交换进行。
3.绕环踢腿:正踢腿时,改腿踢出的方向为侧前方,然后以髋为轴,环绕至另一侧,回到原来的位置。两腿两个方向交换做。
动静结合方法:练功的人常说,三分压腿七分踢腿,就是要动静结合,静力的练完,练练动力的,这样效果会好得多。还可以请同伴帮助做拉伸和放松的交替练习。
另外,也应该警惕柔韧性锻炼为自己带来伤害,可以通过下列措施预防:每次锻炼前都要做热身准备活动;根据自己锻炼部位的目的选择锻炼的方法,活动量和强度也要根据自己柔韧素质的水平决定;最好同时做一些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的锻炼,协调性主要是通过多项练习来提高,可增加时间和空间感觉的控制能力;通过瑜伽、跆拳道等方式增强柔韧性锻炼时,应到正规的健身场所接收体育锻炼师的指导;如果锻炼中发生身体局部扭拉伤,应停止继续锻炼,到医院就诊。要想达到高水平的柔韧素质,就要有一个过程,谨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小链接:警惕柔韧性锻炼伤害的现场处理
1.扭伤:常见于腰部、脚踝及手腕关节。可先冷敷,在24小时后再热敷及局部涂抹活血化瘀药物,在睡觉时抬高扭伤肢体。
2.关节脱位:常发生在肩关节。用围巾等布料将脱位肢体固定在身体上,以防随意移动增加疼痛,用担架将其送往医院。
3.肌肉、韧带拉伤:常见于腿部肌肉及膝部韧带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局部予以冷敷后使用担架送往医院。
4.骨折:小腿骨折和脚掌骨折在高强度运动时常见。用长棍等长条硬物靠在骨折肢体上,用布条将肢体固定在长棍首位处,呼叫急救车或使用担架将其送往医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