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9℃危机

(2013-01-25 11:50:28)
标签:

病毒感染

发热

降温

宝宝

体温

健康

分类: 《家庭医生孕育宝典》
       39.9℃危机

家庭医生解读小儿发热

l         当亲吻或触摸宝宝前额感觉比较烫,探测体温发现肛温超过37.8 ,或腋温超过37.5 时,就可以认为宝宝发热了。这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征兆,也是宝宝机体防御炎症,抵抗病毒或细菌入侵的一种免疫、生理反应。

l         小儿发热时,当体温(腋温)介乎37.538 之间时为低热,3839 为中热,超过39 为高热,超过41 为超高热。一般来说,体温(腋温)不超过38 时,无须急着退热,特别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盲目使用退热药可能掩盖病情,干扰诊断;当体温(腋温)达到38.5 以上时,方可考虑在儿科医生指导下退热。

                              适当发热,很少坏脑子

宝宝一发热,父母就焦急万分,千方百计想把宝宝的体温迅速降下来,有的甚至担心宝宝会烧坏了脑。其实,发热烧坏脑子,很多时候并不单纯由发热本身引起,绝大多数儿科感染属普通内源性感染,它所致的发热,体温很少超过41 ,这类发热并不会造成脑细胞损坏,导致烧坏脑子。至于可能累及脑子的发热,多见于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情况;或是中暑时的超高热(体温往往接近42 ),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高温变性。     

人的体温存在生理性的昼夜间正常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但波动值不应超过1℃。

                                发热处理五法

小儿发热较常见,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各种急性传染病等,且宝宝的体温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宝宝发热,父母切莫惊慌。如宝宝穿衣过多、活动后等生理性发热,可不用特别处理;对于病理性的发热,在体温至少达到38时再进行以下处理:

1.温水浴:即用3236℃的温水擦浴或浸浴。擦浴是用温水擦洗小儿的全身皮肤;浸浴时应让小儿全身沉入水中。温水浴能刺激小儿皮肤,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散热增加,并清洁或扩张汗腺口,以利于排汗,从而迅速有效地降温。每次温水浴以510分钟为宜。

2.酒精擦洗:用浓度为25%35%的酒精擦涂,可用手帕蘸取配好的酒精溶液,先从小儿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沿手臂外侧擦至手背,再从腋下擦至掌心,对侧擦拭方法相同;下肢可从小儿大腿外侧擦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擦至足心。擦腋窝、腹股沟、足心、掌心时要用力,反复来回几次。酒精可使体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迅速降温。不过对婴儿操作要轻柔,防止皮肤损伤。注意禁查后颈、胸前区、腹部和足底。

3.冰袋降温法:用家用冰箱制取冰块,除去棱角,放入塑料袋,加入适量的水,用毛巾包好,放在宝宝前额、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处。这种方法降温效果好,因这些部位有大血管,可更快达到降温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放置冰块的部位皮肤明显发红应暂停,另换一个部位放置。

4.药物降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美林(布洛芬)、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小儿退热贴和小儿退热栓等退热药物。中药如柴胡、小儿牛黄散、紫雪丹、羚羊角和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也可酌情选择。但要注意,3岁以内的婴幼儿过度使用退热药,易诱发惊厥、虚脱,甚至导致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故应尽量少用。

5.辅助法: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宝宝被褥不要盖得过厚。在处理宝宝发热的过程中或事后,应到医院找出宝宝发热的真正原因。

如果发热持续过久或温度过高,会加快新陈代谢,造成机体能量的消耗,婴幼儿更容易发生脱水,对中枢神经系统不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婴幼儿体温中枢的稳定性不如成人,普通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近40的高热,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发热往往意味着严重的感染,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去就诊。

                                调理身体为重

 

l    增强体质锻炼: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户外活动,增强皮肤、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频度,晨起可到空旷有树林的地方去呼吸新鲜空气,不要一年四季厚衣重被,包得严严实实。较大的宝宝,可经常进行野外活动,夏季可参加游泳,运动量不要太大,活动时间不可过长,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以不累为度。

l     增加营养:日常注意提供肉类、肝、蛋、牛奶、多种维生素、水果、蔬菜等,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l   增强免疫:有免疫功能缺陷的宝宝,父母应及时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一些免疫刺激疗法,如注射气管炎菌苗、胸腺素、移转因子、核酪素等,一定要用够疗程,不要半途而废。如果查出体内微量元素有变化,也要遵医嘱及时补充。有体液免疫缺陷的部分小儿,可以注射适量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快速归纳:

l         38 以上可选用温水浴、酒精浴、冰袋降温、药物降温等法降温。

l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热往往意味着严重的感染,父母应立即带宝宝去就诊。

l         应多进行日光浴、空气浴及锻炼,不偏食,增强免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