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梦,是种意想不到的功能

(2011-12-26 11:17:22)
标签:

睡眠

做梦

大脑功能

梦中解题

分类: 《身体那些事儿》生活卷

 

做梦,是种意想不到的功能

 

  • 梦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有做梦的经历。
  • 有时候梦境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

梦境,常现于深睡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证实了其他动物也会做梦,可是要问这梦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能够回答上来,因为它太过神秘莫测,来无影去无踪。其实,梦也是一种想像,是我们大脑的一种无意识想像。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梦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一种内容和方式,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跃与改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么说可能有些难于理解,简单点说,梦就是我们的大脑在我们睡着时进行的一些活动,我们白天看到的、听到的及想到的事情在大脑里留下痕迹,就有可能诱发大脑在晚上的活动,从而引起梦境。人的睡眠,一个晚上要经过几个时相,即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也就是一会儿浅睡,一会儿深睡。做梦多出现在深睡阶段。这意味着做梦时正是睡得好的时候。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人都做梦。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信息的作用,所以把梦境忘了。有的时候,人直接从梦境中醒来,或者梦境引起的情绪体验很强烈,对梦境就记忆犹新。因此,即使常说从来无梦的人,如果注意自我观察,也会发现自己竟然经常做梦。

睡梦,有时为了保护我们的大脑,在它感到力量不能单独抵抗干扰或其他危险的时候,才不得不唤醒梦者。就像值夜的人本来是保护人们的睡眠的,但发现严重危险,就不得不叫醒熟睡中的人们了。即使因为梦醒使夜间睡眠中断好几次,做梦和睡眠仍然可以和谐共处。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片刻后又可以立即入睡。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似乎睡着的人在梦中还会翻身、赶走一只苍蝇,梦醒和这一样,就是一种基本不影响睡眠的特定的觉醒状态。所以,我们也不必为从梦中醒来而忧虑。

做梦,维持大脑正常的功能活动

不少人认为晚上做梦大脑肯定休息不好,对身体肯定有害,其实,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梦与人的智力活动有密切联系,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大脑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做梦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是对白天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筛选。梦境可以洗刷并抛弃无用的记忆。美国加州索克研究院的弗兰西斯·克里克曾指出:梦不仅形成一幅幅图画,而且冲刷掉人脑中荒诞无用的记忆。因此,梦的这一作用能为新记忆准备储存空间,从而维持大脑正常的功能活动。

心理学家还发现,做梦有时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能诱发人的发明创作。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受梦境启发解决了化学难题。1865年,有机化学结构上最紧迫需要解决但又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是苯分子结构的形式。几种简单有机物分子结构,已从它们的性质中推断了出来:所有这些结构都是直链的,组成苯的原子相互连接在一条直链上。可是苯分子结构形式却不是这样。为了探求苯分子结构形式,凯库勒冥思苦想。按照凯库勒本人的描述,一天,他在一辆马车上打瞌睡时做了一个梦,梦见排列在直链上的原子在跳动,突然原子链的首尾相连,慢慢地形成了一个转旋着的环。醒后他回忆了这场梦的片断,意识到苯的结构是碳原子六角环形。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尼伯龙根指环》三部曲的开场调,也是在梦境中受到启发创作而成的。据他的《自传》说,三部曲已完成,但开场调还没想出,他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安眠。一天午后,他困倦地微睡了一会儿。在梦境中,他仿佛觉得自己沉在急流里面,听到流水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他根据梦境很快谱成三部曲的开场调。

在文学史上,这样的实例也很多。法国文学家伏尔泰,就是在睡眠中完成了一首诗的构想。我国词人刘后村的《沁园春》词序也说:癸卯佛生之翼日,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你看,一首词也是这样诞生于睡梦中。

难题,在梦中迎刃而解

剑桥大学胡钦逊教授,对各学科有创造性思想的科学家的工作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有70%的科学家回答说从梦中得到过帮助。难怪科学家们要风趣地说:先生们,让我们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睡大觉吧!为此,英国的杜克大学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研究班,在该研究班的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要帮助听课者学会有效地利用梦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妙的梦中解题现象呢?

做梦的时候,我们不像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想,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思想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大脑在白天一直强烈思考的问题,很可能会在晚上睡眠中诱导梦境,诱导出来的梦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而是自由地组合成各种形象。这里面也许有99%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1%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带独创性的新形象和信息的组合,从而给人以有益的创造性启示。

看来,对于做梦,我们不仅不必担心害怕,而且还应该热情地欢迎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