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用得起高价抗病毒西药(如干扰素)的人并不多,因而不少人寄希望于“物美价廉”的中药。那么,乙肝能否用中医治疗呢?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很多单味中药,如板蓝根、茵陈、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钱草、柴胡、栀子、黄连、车钱子、蒲公英等,在体外试验中证实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中药提取物——苦参素,目前已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应该说,抑制乙肝病毒,中药有研究的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上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此外,中药治疗能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就像个城堡,城堡里出了一些破坏分子(乙肝病毒),到处破坏城堡的设施,我们不仅要把破坏分子给清除掉,还要把被破坏的设施给修补回来,这点是单纯的抗病毒西药尚不能做到的。慢性肝炎患者虽然不一定有不适,但它一旦向肝硬化转变,就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若能阻止这种转化过程,就能有效提高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方面,中医药有明显的优势。
既然上面说得那么好,为什么临床上很多人使用了中医药治疗乙肝,效果却不好呢?中医治病不仅要根据疾病的种类,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选择用药。比如说溪黄草、茵陈等,从药理上讲,这些药品对慢性肝炎确实有治疗作用,但这类药味苦性凉,对体质虚弱的患者来说,长期服用不但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反而会使身体更加虚弱,影响疾病的痊愈。
此外,不要奢望有“一剂见效”的神药。那些打着“药到病除”旗号的“医生”,往往都不是专业的医生,这些人大多没能按照中医的治疗原则来使用中药。可以说,没有耐心,轻信广告,是肝炎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或疗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乙肝患者要做好长治才能久安的思想准备,到正规的医院就医才是治好病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