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煲汤有何讲究呢?(下)
(2008-12-11 11:55:39)
标签:
杂谈 |
节选自《肝问:路在何方?》第三篇
若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者,此为肝肾阴虚表现,宜滋养肝肾的阴分。可用淮山药 25克,桂圆肉15克,鳖一只重约250克至500克,将鳖肉、鳖壳与淮山、圆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后分次服用。或者用沙参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鸭一只,先将野鸭去毛及肠脏,洗净,然后4种食品共放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饮用,可分2~3次饮用。
但乙肝病人在表现上有些是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不易觉察的。此时,重点应放在健脾养肝方面。可用以下这三个方子:
①
②
③
需要提醒的是,病人喝汤也要因人而异的:给处于肝炎活动期的病人煲汤不能加太多肉,汤也不能过浓,这样喝下去的汤反而会对肝脏造成负担;有腹胀的病人喝汤要在饭前或者饭后几小时以后再喝,因为饭后喝汤会加重病人的腹胀;伴有慢性胆囊炎的肝炎病人不宜食用煮的鸡蛋黄,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等。
最后,要纠正大家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汤疗是食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日常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绝不能代替药疗,治病的大任还是得靠药物帮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