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
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尽管大臣们极力劝谏,赵太后依然不肯答应,还放出话:“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这时,一位名叫触龙的大臣主动请缨去说服太后,触龙说出一个深刻道理:国君和居高位的执政者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取得人民的拥戴,决不能使子女安享由父母的权势而安富尊荣,坐享其成,否则不仅业无继者,就连已有的财富也将荡然无存。
爱有时需要放手!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其实,当前的楼市也和孩子般一样,溺爱不得,折腾不起。现如今的中国楼市与赵国也有几点相似之处:其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明朗,全国库存空置的住宅面积高达1.64亿平米,是全球库存最多的地方;其二、地方政府生怕开发商磕着碰着,“托市”措施层出不穷;其三、开发商恃宠而骄,在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下,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发展商不降价反而加价,人为制造了楼市回暖的信心假象。
对孩子溺爱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不说,靠自己努力的愿望也一再下降,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上升,从而恃宠而骄!
同理楼市,如果政府市场依靠供求关系自行调节的能力逐渐弱化。如今,无论是从房价与收入比,还是从住宅空置面积看,楼价严重脱离居民购买力,不下降根本无法解决库存。
因此,有比较好的建议是,地方政府与其频频托市,“溺爱”楼市,还不如放手,让它市场各方在变化中成熟心态、强健心智,在起起伏伏中健全机制、完善规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