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疾控发布提示!请家长提高警惕!
(2023-04-06 10:03:40)
标签:
忻州疾控提高警惕 |
分类: 新闻摘要 |
四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是人们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但同时春雨连绵、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近期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处于高发期,儿童手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也逐渐进入发病高峰,家长、学校以及托幼机构应提高警惕。
忻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在外出踏青时注意出游安全,预防花粉过敏和采食野菜导致的野生植物中毒,保持身体健康,不负大好春光。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监测数据显示忻州市流感病例数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广大市民要特别注意,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春季是麻疹、水痘、流腮、猩红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容易发生在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中。预防此类呼吸道传染病要注意以下措施:
1、定期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湿式清扫。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个人防护。
2、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加强户外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呼吸道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病愈返校、疫情报告、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卫生和教育部门。
4、对儿童等易感人群可接种麻疹、腮腺炎、水痘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当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平稳,新冠感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预防新冠仍不容忽视,建议市民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醒市民注意:
1、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2、日常做好健康监测。要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同时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影响他人。
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4、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市民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4月份开始,手足口病发病数随着气温的升高将逐渐增多。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其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等物品传播。市民需要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早发现,早就医。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防止感染他人。
3、搞好环境卫生,对患儿的玩具、餐具、便器等做好日常性消毒。
4、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尤其是减少该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预防野菜菌类中毒
四月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出游踏青正当时。每到周末,很多市民朋友会选择外出踏青赏花,同时采摘野菜尝鲜。但有毒野菜、毒蘑菇凭经验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且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提醒市民食用野菜注意以下几点:
1、外出郊游时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避免食用有毒野菜造成伤害。
2、不要采摘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及公路周边的野菜,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如化工厂、污水、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附近区域,即使这些地方的野菜生长茂盛,也不要采摘食用。
3、注意饮食安全,生食野菜应清洗干净,对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经浸泡、蒸煮、烹调等处理。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把原料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野菜或蘑菇。
4、若食用野生植物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同时保留剩余食材,留证待查。
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万物复苏,是踏春赏花亲近自然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花粉过敏症是过敏体质的患者对花粉的过敏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憋气等。此外,花粉过敏还可引起荨麻疹或是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对于花粉易过敏的人,应该做好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1、花粉季节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最好关闭门窗,可以在每天花粉指数低的时间(例如清晨、深夜)通风换气。
2、过敏体质者外出踏青尽量避开花朵茂盛的景点,选择不易产生过敏的时间出游。
3、出游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尽量穿长袖衣服,做好面部防护。户外活动结束回家后应及时洁面、洗澡,也可以用淡盐水冲洗鼻部,有助于冲刷掉鼻子中的过敏物,进而减少或缓解过敏症状。
4、常备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外出郊游时最好带上抗过敏药物。外出旅游时若感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时,应马上离开此地。一旦出现哮喘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