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字经》竞赛题附参考答案

(2025-11-01 09:12:26)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班级文化

《三字经》竞赛

一、我是小小裁判官(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每题4分,共20分)

1.人之初,习相远。性相近,性本善。 (      )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

3.子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    (      )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

5.马牛羊,鸡犬豕.此六谷,人所食。      (      )

   

二、 填空。(正确清楚书写生字,1分,共20分) 

苟不教              教之道              

昔孟母              子不学              

幼不学              窦燕山            

教五子              玉不琢          

 

三、 选择正确答案。(每题 3分,共 60分)请把答案写在提前【  】里。

1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     )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  父之过。

 

2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     )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    C 性相近,习相远。

 

3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  《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5  “香九龄,能温席. ”讲的是(     )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6  “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7  人若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 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 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8  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9  有一本书,“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这本书是(     )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10  传说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 尝遍百草的是(     )

A伏羲      B神农      C黄帝

 

11  传说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唐尧      B虞舜      C大禹

 

12  楚汉相争,最后谁胜利了?(    )

A刘邦      B项羽      C刘备

 

13  刘备“三顾茅庐”是要请谁出山帮助自己呢?(     )

A庞统      B贾诩      C诸葛亮

 

14  补充填空:夏有禹,商有汤                  (     )

A号三皇,居上世.  B周文武,称三王.   C四百载,迁夏社.

 

15【  我们中国人经常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A和唐尧虞舜有关    B和大禹有关    C和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有关

 

16  毕昇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17  补充填空:                  。彼无书,且知勉。(     )

A披蒲编,削竹简。  B如囊萤,如映雪。   C如负薪,如挂角。

 

18  古代有个人, 晚上怕打瞌睡影响读书,就用绳子把头发拴在房梁是, 他是(   )

A、路温舒     B、苏秦      C、孙敬

 

19  补充填空: 蔡文姬,能辨琴。                  . (      )

A、莹八岁,能咏诗.   B、谢道韫,能咏吟。   C、泌七岁,能赋棋。

 

20  补充填空: 犬守夜,             (     )

A、鸡司晨       B、蜂酿蜜       C、蚕吐丝

 

一年级《三字经》竞赛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我是小小裁判官(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每题2分,共10分)

1.人之初,习相远。性相近,性本善。 (  ×    )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

3.子不学,不知义.幼不学,老何为。    (   ×   )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

5.马牛羊,鸡犬豕.此六谷,人所食。      (  ×    )

三、填空。(每1分,共20分)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幼不学      老何为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玉不琢  不成器

三、 选择正确答案。(每题 4分,共 80分)请把答案写在提前【  】里。

1 A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     )的意思。

A人之初,性本善。   B三纲者,君臣义.   C苟不教  父之过。

 

2 B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是(     )的意思。

A马牛羊,鸡犬豕。   B玉不琢,不成器。    C 性相近,习相远。

 

3 B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4 C 《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

A黄香     B曾参     C窦禹钧

 

5 B “香九龄,能温席. ”讲的是(     )的故事。

A孔融     B黄香     C王祥

 

6 C “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7 B 人若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      )的意思。

A 融四岁,能让梨。    B子不学, 非所宜.   C昔孟母,择邻处。

 

8B  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老爷爷

 

9 A 有一本书,“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这本书是(     )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10 B 传说为了帮助人们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 尝遍百草的是(     )

A伏羲      B神农      C黄帝

 

11C  传说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唐尧      B虞舜      C大禹

 

12 A 楚汉相争,最后谁胜利了?(    )

A刘邦      B项羽      C刘备

 

13 C 刘备“三顾茅庐”是要请谁出山帮助自己呢?(     )

A庞统      B贾诩      C诸葛亮

 

14 B 补充填空:夏有禹,商有汤                  (     )

A号三皇,居上世.  B周文武,称三王.   C四百载,迁夏社.

 

15 C 我们中国人经常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     

A和唐尧虞舜有关    B和大禹有关    C和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有关

 

16B毕昇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17A  补充填空:                  。彼无书,且知勉。(     )

A披蒲编,削竹简。  B如囊萤,如映雪。   C如负薪,如挂角。

 

18 C 古代有个人, 晚上怕打瞌睡影响读书,就用绳子把头发拴在房梁是, 他是(   )

A、路温舒     B、苏秦      C、孙敬

 

19B  补充填空: 蔡文姬,能辨琴。                  . (      )

A、莹八岁,能咏诗.   B、谢道韫,能咏吟。   C、泌七岁,能赋棋。

 

20A  补充填空: 犬守夜,             (     )

A、鸡司晨       B、蜂酿蜜       C、蚕吐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