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
(2023-05-06 10:32:48)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作业展示 |
二下第六单元练习
班级:
第一部分:知识要点
第六单元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的介绍大自然的景物,有的介绍太空生活常识,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景物的奇特。《语文园地六》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学习与运用的能力。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
1.加粗字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船舱cng( )
停泊p( )
山岭lng( ) 水渠q( ) 诊所zhng( )
2.
第三部分:易错题型
1.《悯农》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我会补充诗句: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夫犹饿死。这首诗反映了农民辛苦劳作却换不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要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中午的时候在________,地上的树影正指着________;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_______;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________,化得慢的那边是________。
3.《雷雨》一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许多字用得特别好,我会用“√”选择恰当的字,并说一说理由。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 落)下来。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感觉到乌云来得很________。
(2)蜘蛛又(坐 爬)在网上。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感觉到蜘蛛的愉快和________。
4.太空生活的趣事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和地球上不一样,太空生活有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绝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夏天的景色。
(2)《雷雨》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写的。
(3)“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等。( )
(4)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印成的书。
第四部分:拓展闯关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我们看到的天空经常是蔚蓝色的,特别是一场大雨之后,天空更是幽蓝得像一泓秋水,令人心旷神怡,跃跃欲飞。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呢?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天空的蓝色是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和阳光共同创作的图景。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强,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等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等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色了。
1.连一连。
一场 一泓 一片 一种
物品 大雨 秋水 蔚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9分)
(1)大气本身是________,天空的蓝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________共同创作的图景。
(2)散射现象是指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短的__________等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产生的改变方向的现象。
3.面对神奇的大自然,我们会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让我们把心中的疑问做成小卡片与大家一同分享吧。
参考答案
二、1.√ × × √ × ×
2.浴 雷 迎 帮助 指针 特 水杯 容易
三、1.唐 李绅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2.南边 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3.雷雨前 雷雨时 雷雨后
(1)压√ 猛烈
(2)坐√ 悠闲
4.睡觉 喝水 走路 洗澡 没有地心引力
5.
四.阅读答案
(1)无色的 大气分子 冰晶 水滴 阳光
(2)紫、蓝、青
示例: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
为什么没有绿色的花儿?
雨从哪儿来的?
燕子飞得很低 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