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85后在成长 |
(图片来自网络,并向原设计师致谢)
中午看了韩寒的《地震思考录》,作为那场地震的民间志愿者,颇有同感。作为曾经并没有太多大震小震经验的我们,不仅需要在震后更加冷静和理性,在地震前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学习和实践更为重要,而这,正是我们特别缺失的一块。
每一次灾难发生后,非灾区的人们会对灾区的群众心怀各种感情,但惟独少了一种,就是对自己的警惕。512地震的悲痛撼动了世界,更撼动了每一个中国人,但非灾区的的人们,比如我,并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特别深刻的经验教训,好像就记得一个字“跑”!不曾有过什么地震演习的训练,也未曾在意过公司或者家里楼宇的安全通道在哪里,家里也没有准备过什么应急包。总是下意识的觉得,危险到处都有,但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们总说,日本因为大小地震太多了,以至于每个日本人都懂得如何应对灾难,从第一反应保护自己到秩序尽然的离开危险场所,但我们总会在灾难发生后大谈应该如何去做,但实际发生的时候还是一窝蜂的乱。地震的时候究竟应该不管住几楼都往下跑,还是应该就近找地方躲避?究竟应该钻桌子底下?还是应该找一个什么安全三角区?震后的网络上,到处都是地震安全手册和自救指南,但似乎这几个最简单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人知道正确答案,好像每种说法都有道理,就是不知道该听谁的。
某天收拾柜子发现一条绷带,是以前专门学急救的时候发的,打开绷带看了半天,却无论如何都不知道是怎么绑的,瞬间想起当时学习急救时候的各种内容也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了。我们似乎更喜欢去总结各种灾难的经验,比如上海大火后总结如何逃生的经验,地震后总结逃跑经验,北京大雨后总结砸车窗的经验,但是,从来没练过。因此,如果有一天类似的灾难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恐怕又变成了大灾难了。
中午在广播里听到一段话,说很多小朋友遇到地震看到很多人死了,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我们总是在震后去想办法疏导孩子的内心,却从来不在平日里进行正确的讲解帮助孩子理解。因为在小孩子潜意识世界里,灾难就意味着一种惩罚,是上帝对做错事的惩罚。因此在平时的日子里,大人应该多与孩子讲解地震等各种灾害的原因,帮助孩子理解灾难不是一种惩罚,并且在日常生活里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并要表示理解和疏导。如果发生了灾难,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到家庭重建的过程中来,让孩子理解灾难会过去,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美丽的家还会再回来这样的概念。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把孩子隔开,让所谓的心理医生一遍遍让孩子回忆当时看见了什么,害怕什么,哦,抱抱宝贝你不要怕这样的话。
其实,倒不至于为了躲地震练习跳伞,或者为了到北京来看海就买个皮划艇,但日常的自救准备和练习在多灾多难的年份里应该更为重视,比如熟悉一下写字楼的安全通道,比如学习一下简单的急救知识,比如读一读野外生存手册的书,比如练习使用干粉灭火器(我连公司写字楼干粉灭火器的那门都打不开)。我们都知道“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的道理,而面对可能一辈子都不发生,但发生一次就会要了命的大灾大难时,准备工作不仅仅要做在前面,更要熟悉在心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熟悉那么一点点,那么,当灾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才能真正快速有效的自救,以及真正有成效的帮助更多的人。这不仅仅应是一种知识储备,更应该是一种生存的本领。
谨以此文,向在雅安地震中的亡灵表示哀悼。对于那些仍旧在灾区第一线的灾民和救援队,挺住,意味着一切;
再以此文,向在地震那刻穿着内裤裸奔下楼,但在一小时后回到家里坚持为我的项目加班一整天的成都供应商表示涕零的感谢!(我职业生涯里只要你能力范围里能做的事儿,以后我都找你!!!)
微博: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xingstar 85后: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zhaoxingstar/ @特立独行的猫
网易云阅读: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微信公众账号:一直特立独行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