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媒体女性
新媒体女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6,548
  • 关注人气:4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动后记】王梆:无国界创作之无根状态下的女性身份

(2013-06-09 10:53:48)
标签:

广州新媒体女性网络

王梆

独立电影

无国界创作

家暴

分类: 活动
6月7日新媒体女性第十四期公众讲座上,王梆给我们带来了她三年前的独立电影作品《捕鼠器和玫瑰花》。这部电影在广州拍摄,在英国剪辑,曾在德国放映,时隔三年,此次是中国首映。
电影的故事从一位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女家政工丽丽开始。丽丽努力学英语,进入在华外国家庭中成为家政工,同时还在学习按摩,希望以后能够到国外做一名拿牌照的按摩师。白天,丽丽给来自法国的男子操持家政,同时要忍耐他偶尔的性骚扰;晚上,丽丽趴在大大的布偶上,手指点着布偶不同“穴位”上写着的英文单词,一遍遍小声念着,然后在布偶的手脚处模拟着按摩的动作练习。那些来自中国古老文化的“穴位”用英文念出来,有些许的滑稽。这样的生活似乎单调,却又在酝酿着某种可能,如果继续下去,丽丽到国外去的心愿或许能够达成?
法国男主人的妻子突然来到了中国,她从丈夫生活的蛛丝马迹里发现了他对丽丽的觊觎,生活开始变得不再平静。而她的一次遭扒经历又让另一个从非洲到广州谋生的扒手进入了这个故事。四个看起来无根的人,命运开始在同一个屋檐下有了交集
故事仿佛是对现实平淡无奇的摹写,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王梆运用镜头语言对人物内心和存在状态的把握。这就像用放大镜去看现实中的个人,每个人都被放大了,你能把别人看的更清楚,也把自己看的更清楚。这种放大带来精神世界的膨胀,人在其中仿佛更加接近,却又相互挤压着。
丽丽的形象始终只是静静地占据局部的画面,默默承受着故事的发生,用这种沉默的承受来为内心的期望赢得时间和空间。她曾想过要嫁给外国人,那就是她认为可以摆脱残酷现实的方式,却并不知道国外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活动后记】王梆:无国界创作之无根状态下的女性身份

王梆说,这个电影是关于广州的,在离开广州前为了纪念这里而拍。她的朋友从法国来到广州,仍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让她想到“生活在别处”,“我认为这是很糟糕的一种处境。”为此王梆开始写这个故事,表现这种处境。“片中的人都在期待一个机会,要等到机会来的时候才去争取、才去挣扎和花开。如丽丽期待着去美国,认为那样生活就会变好了。但是在电影的姊妹篇小说《谁偷了罗马尼亚人的钱包》里,会发现她梦想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好,她的想象其实是一种童话。”
“片中有很多水的镜头,生活在桥面生活在水上是很不稳定的一个状态。我想说的是,要生活在此刻。”

王梆说她在英国华人区做义工时,接触到许多被家暴的妇女。她们来英国的时候都很简单,在网上和一个外国男子相识,男子飞到中国和她们结婚,接着就把她们接到英国。到这里以后,由于语言不通她们并不适应当地生活,许多人在遭遇家暴后没有别的去处,在被虐很久以后才想到要寻求庇护。“这些家暴妇女在得到援助后,她们完全是有能力在英国生活的,我看到她们重新站起来以后,心里很欣慰,就想到了要写《谁偷了罗马尼亚人的钱包》这样一个故事。”
小说的女主角双喜是一个中国女性,嫁到英国后遭受家暴,不得不在伦敦红灯区从事按摩工作,她的故事则是一个“生活在此刻”的故事:努力学英语希望拿到按摩师拍照,和客人周旋尽量避免做handjob。王邦说,她很敬佩这样的女性。“如果双喜和丽丽一样生活在别处的状态,她就会一直与此刻做战,过得非常痛苦。”

“没有完美的时刻,此刻就是最完美的。”她说。

 欢迎关注新媒体官方微博@新媒体女性 ,今后将有更多精彩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