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患者想进行牙齿矫正,但一听说矫正需要拔好牙,心里就担心了:一部分人害怕拔牙的痛苦,一部分人担心拔牙之后会对将来牙齿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牙齿矫正为什么需要拔牙呢?拔牙矫正会对将来的牙齿健康造成影响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有时候牙齿矫正需要拔牙:
这是一张牙齿不整齐的患者的上牙图片,大家可以看到有些里出外进。首先,我们把每颗牙齿的咬合面的长度丈量出来(其实是牙齿的宽度,为了方便理解统一称为长度),加在一起,就是下面黄色的线的整个长度,如图:
接下来再丈量牙床可以容纳牙齿的长度,拉直之后是下面蓝色的线,
可以清楚看到,这两段线有差值(红色部分),也就是说牙齿的总长度之和和牙床的总长度,是不完全一致的,这就是容纳不下所有牙齿、造成牙齿里出外进的原因,差值越大,拔牙的可能越大。(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差值,涉及到遗传学和生物进化等方面的话题,以后有时间再给大家讲,关于这部分其实还蛮有意思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位想做矫治的患者牙医李响都要帮你们取牙模,是用来分析牙齿存在的问题的,上述的长度测量差不多每位患者我都要做的。这样拥挤的牙齿就好比14个人坐12个人的凳子,大家都得侧身挤着坐,局部还可能发生争抢;请走两位,大家就可以安心坐正。
到这大家应该就理解了,有些情况下,为了给拥挤的牙齿提供足够的牙床间隙,排齐排平剩余的牙齿,就需要去除某些牙齿。
有些朋友可能发现了,其实这个矛盾只要拔掉一颗牙提供的空隙就足够排齐剩余的牙齿了,为什么还要拔左右两颗而不是一颗呢?这是因为牙弓还有个对称性的问题,单侧拔牙容易造成左右不对称,牙医称为中线偏斜,偏斜超过3毫米,笑起来会觉得别扭,所以极少采用。(女星巩俐之前的牙齿中线就有些偏斜)
现在大家知道了,牙齿排列如果不齐的很厉害,拔牙的可能性就很大,那是否牙齿整齐就肯定不需要拔牙了呢?也不一定的,下面这位我的患者,牙齿的整齐程度其实还可以,但是为了改善面部的前突,最终也是采取了拔牙矫治的方案。
在临床上,为了上下牙量匹配、牙齿咬合等原因,往往还需要拔除对合的牙齿,这就是有些人觉得自己只是上牙不齐,下牙还算齐,为何医生还要下面也拔牙的原因。
那么牙齿拥挤就一定要拔牙么?也不尽然。比如这位患者,
这位患者牙齿拥挤的原因是不正常扣向里面的上牙限制了下面牙齿的正常排列角度造成的拥挤,随着上面牙齿的外展排齐,下面拥挤的牙齿间隙自然就够了,现在他的牙齿矫正进行到一半,是这样,差不多可以预见到未来的良好结局:
所以牙齿矫正决不是见拥挤就一定要拔牙,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不恰当的拔牙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比如这位二次治疗的患者,因为之前不恰当的设计方案被拔掉两颗下颌前磨牙,未来需要再种植两颗牙。
所以,正畸医生对拔牙方案都是慎之又慎的,我的患者如果初步测量结果是需要拔牙的,我通常会给自己不少于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思考:一定要拔牙吗?有没有可能通过不拔牙的方法进行改善?如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不得已才会采取拔牙方案。
那么拔牙对口腔健康会有影响吗?
明白了刚才的正畸拔牙的意义,大家就会知道如果有需要,恰当的拔牙是良好的矫正效果的保证。拔牙之后牙床会逐渐长平,医生会利用拔掉的牙齿所腾出的间隙慢慢把其余的牙拉拢在一起,填补这个空隙。口腔正畸学做为现代医学的分支学科从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到现在已有百余年,近年来进展尤其迅速,已有大量病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正规的正畸治疗、正畸拔牙不会对牙齿远期健康及牙齿寿命造成影响,相反,正畸后良好的牙齿排列便于清洁及自洁、更合理的受力方向等等因素会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拔牙矫正的患者朋友不必有太多顾虑。
是否拔牙进行正畸是多因素决定的,同患者自身要求、牙齿牙周情况、侧貌面型、方案接受程度、治疗依从性、经济能力、医师的治疗理念、治疗水平、倾向度、所采取的矫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大体来说拔牙矫治率约在40%左右,具体到每位患者身上,是否需要拔牙、拔哪颗牙,是正畸医生经过详细的测算分析,综合考量最后提出的建议。负责的医生对患者的痛苦是感同身受的,能不拔牙也不希望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而且通常拔牙矫正的时间、费用、治疗难度都要大于不拔牙矫正,拔牙的患者往往需要正畸医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一些可拔牙可不拔牙的临界病例,正畸医生们可能采取扩弓、片切、推磨牙向后等方法提供排齐所需的间隙,这样,有些患者虽然牙齿拥挤,但也有可能通过不拔牙矫治获得一口整齐亮丽的牙齿。
(注:本文提到的矫正拔牙均指正畸牙的拔除,智齿、残根等不在所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