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形色色的动物家庭

(2013-12-04 11:02:55)
标签:

科普

科学世界

动物家庭

分类: 奇妙生物

翻译/刘羽阳

 

  雌雄策略引起性的进化
雌性产卵后,在雄性腹中进行孵化的海马;为了族群的兴盛,宁可自己不生孩子、甘愿奉献一生的裸鼹鼠……不同种属的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家庭形态。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可能就隐藏在雌雄之间永无尽头的“恋爱的利害对立”关系之中。

 

形形色色的动物家庭

  帝企鹅夫妻协力养育孩子
照片上的是生活在南极的帝企鹅一家。帝企鹅是雌雄一起照顾孩子、并组成小家庭的代表性动物。它们在-40℃的极端低温环境中养育雏鸟。雌性产卵后,会为了幼雏而前往50~100公里外的南大洋里捕食。在这期间,雄性会有近三四个月的时间不吃不喝地孵卵,并为孵出来的雏鸟保温。雌鸟归来后会接手抚养幼鸟的工作,换雄鸟前去捕食。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幼雏基本无法独立生存或仅由单亲养育成活,因此才会出现这种由夫妻协力养育幼雏的家庭形态。

 

形形色色的动物家庭
  



  所谓的“家庭”是什么——“置之不理式”与“认真抚育式”之间的对立竞争
    春天,多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进入了繁殖期。这是一个产卵或生产,然后育儿的季节,可谓是组建家庭的时期。但是,多数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会采取只产卵不孵化的“置之不理式”的繁殖手段,并没有育儿行为。更令人意外的是,组建家庭的动物其实是少数派。可以说,仅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才保有守护、养育幼仔的家庭形态。
那么,采取“置之不理式”的动物和采取“认真抚育式”的动物之间的区别从何而来呢?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11期)
                   点击文字即刻订阅全新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