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地产》独家追踪“沪上最牛业主”:“我没违反限购令”

(2012-08-22 15:28:57)
标签:

房产

《东地产》独家追踪“沪上最牛业主”:

“我没违反限购令”

 

一口气买下5套房子,“沪上最牛业主”并未违反限购令;将房子改造成“别墅”,挂牌价预计可赚500万元;买进容易,或许卖出难;他是聪明的投资客,还是冲动的“冒险者”?

 

东地产   谢敏敏  报道

 

一个施工纠纷,一栋房子和其业主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8月初,有网友发布名为“沪上牛气业主”的帖子称:虹口海伦路一小区内一整栋住宅用房被一个业主全部买下,准备建造成“别墅”,施工队大肆违建,严重干扰了小区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

8月6号,上海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发布和转载了这则消息,点击者无数,数百上千的网民留言批评。

指责声中,声浪最高的莫过于“违反限购令”一说。有网友指出:“不是限购吗,为什么能买整栋楼?”短短几小时得到了970名网友的附和。有网友义愤填膺:“谁那么牛,一定要查查资产来源以及这人的背景!”关于这栋房子业主的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新加坡籍商人,有人说是上海本地人,有人说是温州炒房团,这位神秘富豪却从未公开露面。

《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多番走访,独家对话房子业主,为读者还原事实真相。

 

居民不胜其烦

 

海伦路69弄5号楼,是这栋房子的地址,在虹口海伦小区内。之前媒体报道,施工队对楼房进行全方位改造,不但私搭脚手架、加高了楼层,还将楼房周围的绿化全部铲平。

媒体曝光后,居委会、业务会和虹口区房管局、规划局等召开了协调会,指出施工队没有施工许可证,一个星期内必须把私搭的三层的小房子拆除,并去办理合法证件。

8月14号中午时分,《东地产》在现场看到施工队的铲车轰隆隆地进出,有10余名工人在一楼忙碌。应该拆除的小房子也拆除了大半,施工队项目经理称“违建问题已经解决好”。他透露业主要将房子改造成别墅自住。

小区居民的愤怒情绪却似乎没有明显缓解。“之前太气人了,经常夜晚施工,把绿化铲除,我们好多户人家的老人受不了都跑出去住。”小区居民汪先生介绍,大家都苦不堪言,期望以后施工方能按照法律办事。

对于现在的处理结果,海伦小区海伦小区业委会副主任郑福敏依然质疑:“说好了一个礼拜全部拆除,现在只拆了大半,绿化也没有恢复。我们也在观察下一步的情况,没改善的话还是报给有关部门来管。”

郑福敏说,之所以让小区居民愤怒到向管理部门举报的地步,在于施工队的猖狂。“居民让他们不要干扰到日常生活,他们竟然扬言业主已经把虹口区政府搞定了,现在是法制社会,不是谁都能搞定的,简直是目中无人!”

随后,事件被媒体曝光。原先猖狂的施工队变得格外谨慎,记者采访离开时,他们慌忙关闭大门,停止施工。

郑福敏和多位小区居民在接受采访时均透露,业主是北京人,早年在新加坡工作入了新加坡籍,后来回国专门做投资。“也不是很确定,都是施工队透露的,业主本人一次也没见过,非常神秘。”

自称见过业主本人的海伦小区保安倒是难得地夸奖他:“这个人很有钱但是很低调,穿的跟路上的老头没什么两样,对人也很客气。主要是施工队太猖狂了。”

 

最牛业主OR最聪明投资客

 

这位神秘业主到底是何身份?这要从这栋楼的历史说起。

海伦路这栋楼在虹口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房地产登记簿上显示的全称是“海伦路69弄1—4层、地下室”,1995年竣工,建筑面积895.81平方米,土地用途为住宅,房屋类型为公寓。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栋楼所有信息的登记数据是五份,但是只有一张房产证书。

据悉,这栋楼在建成以后很长时间都卖不出去,后来第一家业主买入时是全栋买入,此后一直遵循这种买卖模式。一段时间以后该业主破产,房子被抵押,第二位业主买进,用作开宾馆,但是也很快就搬走。《东地产》记者找到一则2005年的旧新闻,正是这栋楼在2005年9月份被公开拍卖,保证金100万元。

房子空置了很长时间,直到这次的业主买进。“十几年来我就一直看着这栋房子关了又开开了又关,空了很长时间。”郑福敏感慨。

后来,这栋楼所在的“贝利公寓”小区和隔壁的“海伦花苑”小区合并,形成新的“海伦小区”。十几年过去,开发商破产离开,这栋楼几易其主,一直风平浪静,却因为一则新闻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虹口区房地产交易中心,业主的身份谜团终于得以解除。在权利人一栏,五张表格上都填写着一个名字:张庆权。目前其对外公开的身份是中国矿业大学经贸校友会上海分会顾问。

《东地产》辗转联系上业主张庆权,他称自己祖籍不在上海,但是目前居住在上海,也否定了新加坡籍的说法。对于网络上的争议,他淡然处之:“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没有违规了。”

资料显示,张庆权在2010年5月13日正式拥有这栋楼的房产权。此后房子依然空置,直到今年3月份施工队的入驻。

 值得关注的是,张庆权一边忙着施工打算建造别墅,一边却在四处寻找代理人卖房。

某中介网上,6月份发布的出售信息依然存在,卖价3500万元。多家代理这栋楼的中介均表示房子确实可以出售,且依然是以整栋的形式。

虽然无法得知当初这栋楼成交价格,但周边二手房中介人士告诉《东地产》,按照当初2010年5月份的市场行情价估算,这栋楼大约3000万左右,经过改建成“别墅”后,这栋楼保守可以赚500万元。

一位姓刑的二手房中介介绍:“这种内环独栋别墅已经算很稀少了,投资价值很大,以后上升空间非常大。比如在溧阳路四平路那里一个叫虹叶花苑的小区内有一栋私人别墅,07年时大概1个亿,现在估算下来已经有2—3个亿了。”

买可以,卖不行?

 

在小区所在的嘉兴街道金田居委会书记林某看来,此事应该已经圆满解决了。“开了协调会,违规的行为也得到了纠正,问题应该不大了。”

但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是否违反限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这栋楼为何可以整栋出售?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虽然这栋房子只有一张房产证书,但是据郑福敏介绍,按照开发商的初衷,每一层都可以单独出售。这个说法得到了虹口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证实。档案资料处的工作人员解释:“房子只有一张产权证,但是记录在册的资料是五份。算起来有5套房子,可以分开出售。”

5套房子,一次性买入的张庆权却并不违反限购令。张庆权对此回答得言简意赅:“这是一个产证,我不违反限购。”

而按照虹口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说法,这栋楼是张在2010年5月份买进的,距离2011年2月份发布实施的上海市限购令有8个月之久。

目前,张庆权已经将五套房屋改建成“别墅”并挂牌,未来买家是否还能整栋买下?

虹口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东地产》:“限购令出台后,现在要想再这样买或者卖,肯定是不行的了,是违反限购的。”

不过,业内一些专业人士认为 “当时是怎么买进来的,现在就可以怎么卖出去。”

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许海波也表示:“我觉得是合理操作,主要在于时间点错开了。而且当时是这样买的,以后同样可以。法律上来讲一张房产证对应一套房子,如果只有一张证,就可以按照一套房子来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