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就是鲍勃迪伦的菜

(2011-03-30 16:30:29)
标签:

杂谈

文/《东地产》黄春申

    这个事情让上海的文艺份老中青年们开始激动起来。这个当年经常被文艺份小众从嘴边抽出来,用来鄙视港台流行音乐的哥们,终于来到了上海大舞台。不知道这个已经70岁的老头届时看到台下满坑满谷的人时,会不会很激动,会不会想到那些曾经奋斗在这一舞台上的前辈们——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李宇春等等等等(排名不分先后),当这些他们的脸庞一一浮现时,他的眼中又会不会闪动一些晶莹的老泪呢?
    这个世纪的中国演艺市场异常美妙,那些上个世纪在国际乐坛纵横天地的旗帜性音乐人拖着老胳臂老腿到中国来转一圈已经成为了时尚,他们奋斗了几十年终于被立为“丰碑”,后却在新世纪里突然僵尸还魂,一个个从“丰碑”底下爬出来,互相打着招呼“嗨,你去中国了没?”然后数着升值了的人民币继续睡回到属于他们的丰碑之下,诚然,这与不是最理想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鲍勃迪伦的到来,无疑把这股风潮推向了顶峰,但估计他脑子里基本没这方面概念,他可能把来中国当做自己青年时代未完成旅程的一部分,即使现在的他也不太记得当年那样的旅程是为了什么。他也不用担心门票不好卖,这个国家连买盐都要排队,何况鲍勃迪伦。他几年前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一再强调自己不是一代人宴会的司仪,但真的很不巧,他一不小心就成为一国人宴会的司仪,哪怕来参加宴会的人有一半还都和这个诗人语言不通。
    往好的方面想,他终于还是来了,邓丽君还没来成呢,MJ也没来成,他再不来也有可能和他们一样,永远都来不成了。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开放的好兆头,但说开放就是开放了吗?只有对与鲍勃迪伦本人是这样的,他也许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就在他来上海的两周之前,有一个叫“杭盖”的中国乐队,一个去年在全世界有70多场演出,并广受欢迎的中国乐队在上海的演出,竟然因为“不可抗的因素”在开演前一刻被临时取消了。远道而来的观众们只能在寒风中等待退票,我一直不明白在这个国度除了自然灾害以外,什么是所谓“不可抗的因素”,难道现场因为2000公里外可怕的福岛事件而核辐射超标吗?
    该唱的唱,该哭的哭,该买票的还是买票,啥都不能阻挠这一切的发生,艺人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再叛逆,再自由,老了还是要为了生存在各地走一走的,不再谈什么精神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精神病,何况这里是个神奇的国度,还有一个神秘的舞台,退一步说他还有个专辑销路不太好的儿子眼巴巴看着他呢。
    年轻的时候行走是为了看花,年纪大了行走就是为了吃菜。不管他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朵花,你一定是他桌上的那盆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