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文化创新是2010年许多行业最热的话题。比如说汽车行业,这一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新能源环保汽车。
在《时代周报》评出的2010年十大发明里,美国铁路公司发明的牛肉动力火车成为最受人关注的对象。
绿色科技环保同样是今年房地产行业关注的话题、万科、朗诗这些绿色科技地产的先锋,在这一年均有不俗表现,他们对绿色地产的探索,有了新的飞跃。
文化理念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
围绕上海的建筑文化、居住文化创新,一些公司做出了创新。新海派文化等概念应运而生。
朗诗地产
变革事件:提升科技研发成立朗诗欧洲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9月,?朗诗欧洲技术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正式成立,该公司为朗诗地产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欧元。这是继上海朗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之后,朗诗地产设立的第二个科技研发型的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田明表示,朗诗欧洲技术有限公司的设立,旨在整合国际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人才,推动国内绿色建筑行业的持续革新。朗诗地产此前曾对外宣布,每年用不少于2%的销售额投入科技住宅产品的技术研发,研发投入力度在行业内屈指可数。
8年前,朗诗自南京起家,不久即确定从绿色科技切入地产行业。数年磨砺,朗诗至今开发的绿色科技住宅建面已达200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在全国地产企业中首屈一指,毫无疑问成为绿色科技地产的领跑者。这次成立朗诗欧洲技术有限公司,将让公司公司的绿色科技研发能力再上一个平台。
万科集团
变革事件:从关注产品到关注理想万科馆亮相世博
万科世博馆前也需要排队?这在极度厌恶“广告”的中国人看来,能让国人在酷暑之际有这个耐心去这么做,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或许万科自己也没有料到。那棕黄色树桩般立在一堆或时尚或风情的展馆之中的“2049”展馆会真的吸引那么多人去好好倾听一下长久以来被房价口水战埋没的理想。在人们习惯了把这个建筑叫作“万科馆”而非“2049”的时候,万科更愿意把热情用在向来访者展示“国家、地球、环保、未来”的关系而非趁机宣传自家楼盘。那满墙天然麦秸板的建筑材料,似乎在试探:嗨!未来我们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怎么样?
在世博会之前,万科和它的老总王石一直在做两件事:卖房子兼宣传环保,游山玩水兼赞颂自然。耗资耗力巨大的“2049”让人明白万科对于自然和环保的敬畏。王石说:“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你在表演,就不要让别人产生审美疲劳。可以一而再,不可再而三。”万科也有自己的“人生”,在经历了最初的生存挣扎期,后期品牌树立期后,万科完成了“外力”的修炼。而接下来,是充实“内修”。做一个有理想的公司,无疑是一个好主意。
星河湾地产
变革事件:从建筑高度到艺术高度《风墙》永久落户星河湾
跨界营销一直是星河湾的拿手好戏。在上海星河湾,星河湾地产将建筑推到了艺术的高度。
2010年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参展具有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而中国馆代表作品《风墙》也永久落户上海星河湾,并与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同步展出。
创作人王潮歌在威尼斯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这样的支持并不能给赞助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实,在这里我们为他们挣不来钱,这样的支持完全没有功利目的。”
但在外界看来,也许正是星河湾在其推崇跨界营销理念下做出的选择,因为首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王潮歌和樊跃也是以跨界艺术家身份参加,两人此前并不是建筑专家,只是在创作“印象”系列作品会涉及360度旋转剧场大型景观设计,算是与建筑偶遇。
“通过跨界营销,可以找到不同行业、不同国度、不同群体和圈层中的优秀元素,形成最完美的融合和嫁接,在强强合作中达成共赢。”
星河湾集团副总裁梁上燕如此描述。
新城地产
变革事件:产品线全面升级首创产品研发基地
去年,新城地产将总部从常州迁至上海。除搬迁总部至上海外,早在进军前夕,新城地产已在当地悄然开设产品研发基地。这是全国第二家、江苏第一家以建筑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
位于常州新北区机场路和顺园路交界处的新城建筑技术研究中心,《东地产》现场了解到,该研发中心内建4幢实验楼和1幢综合楼,其中实验楼根据新城的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四大产品线系列主要对精装修样板房、工艺工法和毛坯交付标准等进行了实样展示。新城产品研发基地相关人员告诉《东地产》,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四大产品线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定,如启航多为准备买房的年轻人设定,因此在房型设计上紧凑实用;而尊享多出现在别墅项目中,各项配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成。在今年上海开盘的四个项目中,新城方面透露,产品系列以乐居、圆梦和尊享三个为主。
长甲地产
变革事件:首创“海派精工”
上海文化一贯以海派文化自居,基于此,在上海房地产界,海派别墅,海派建筑可谓是比比皆是。
而长甲地产在其项目长泰东郊御园上,提出了海派升级概念,要做“新海派别墅”。新海派精神是根据海派所提炼出的精致内涵,并融合时代性、进取化、发展力并存的有机统一体。以海派元素为其基本实质,附之具有现代感、时代性、新兴元素的新时期海派文化和海派精神。
新海派坚持认为,真正能符合上海本土特色的建筑,并不仅仅是照搬西方风情,而是要吸取本土建筑的精髓。?长泰东郊御园在建筑形态上沿袭英国皇家都铎古典建筑风格,整体对称的建筑格局与高耸坡屋顶设计恢宏大气、厚重典雅,为新海派营造高贵、尊崇的居住感受;但在细节上恪守海派精工华丽精致的营造原则,将历久弥新的红色砖墙、复古的灰瓦屋顶等都铎元素细节做到极致,保证生活格调与新海派气质的完美契合。
丽丰控股
变革事件:将时尚从商业植入住宅
丽丰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的项目不多,但每一次打造出来的都将是区域内地标性建筑。其在上海开发出来的楼盘有这么些特点,楼盘均处于内环内,开发标准均是区域品质标杆,新近整修升级的淮海路大奢地标香港广场无疑是其商业代表作,凯欣豪园亦是丽丰在上海的精品纯住宅项目。而年内即将面市的都荟豪庭,将是其在上海向综合地产发展的一个新尝试。
“都荟豪庭”首批推出的房源涵盖了一房至三房,从70多平方米到约140平方米不等,基本满足了主流市场对居住面积的各种需求。项目更以“精装修房”的形式进行销售,装修全部使用一线品牌,包括:科勒卫浴、西门子电器、大金空调及全屋地暖配置等。合理的户型、合格的质量、合适的配置和优质的管理都构成了“都荟豪庭”高品质的主要因素。此外,“都荟豪庭”不仅各项指标俱佳,并且能够将其比较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变革提升房企竞争力
东地产: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充满“变革”的一年。调控措施不断,限购限贷令出台,在此背景下,一些原本专注住宅的企业、开始进入商业地产市场、一些原本只做商业地产的公司,开始涉足住宅;一些原本专注中低端市场的公司,进入豪宅市场。与此同时,新的环保建筑材料被采用、富有创意的户型设计不断出现……在你看来,201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里?
华伟:从市场环境来说,过于偏激的市场政策下,调控的效果却越来越不理想,房价依然在上升。政府也因此而受到更大的的舆论压力。在这种波动的环境中,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现状变得艰难,资金链脆弱的房企或者转让项目退出市场,或者面临无法在土地市场上和大型房企竞争的两难局面,这是2010年的一个显著现象。最终,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靠拢,实力不够的企业被挤出市场。
吴茂辉:2010年全国房地产起伏不断,我们在接触开发商过程中,发现现在开发商越来越注重产品品质。比如说,原来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是分批进入,规划师先做规划图,然后交给建筑师,相当于各个环节都是各自打理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注重将这几个设计环节贯穿起来,在前期规划的时候,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就已介入。
另一方面,现在的开发商也越来越多注重产品的生态节能。传统空调是根据空气对流进行置换,但现在有的开发商在地板里面开始走水管,通过地板水管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同时因为水管内可以送新风,从而达到生态节能。
东地产:现在开发商不断注重品质去变革的原因是什么?
吴茂辉:以前开发商不愁房子卖不出去,但现在政策调控,开发商也就要思考如何突出竞争力,再加上有些开发商也注重自身品牌,并且开发商整合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一体化操作,对前期的资金要求也比较大。
东地产:总结2010、预测2011,你认为新的一年里,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变革,会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华伟:从行业本身来说,由于现阶段的行业目标变得不明晰,开发商无法对未来市场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他们会逐渐放弃中长期项目的操作,加长开发周期,加快买卖周期,减少新盘供应量。以此来趋利避害。这样,对房企融资力度和渠道都是考验。而商品房受到保守型市场预期的影响所体现出来的供应量不足,反而会刺激到二手房的交易量变大。因此有可能会导致二手房再度升温。而对于房企来说,延缓开盘增加的持有成本依然会在日渐增长的土地价格上找回来。同时,这也预示着,开发商的大幅降价不太可能。因为他们不会低价卖面包再去高价买面粉。
吴茂辉:一体化整合介入,可以提供精细化设计,各方面都能考虑到,避免浪费。比如一个房型的设计,建筑师可能没办法细致规划到到卫生间内各个物品的摆放,但室内设计师因为接触业主层,他们就能很好地进行空间规划,达到实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开发商品牌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