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东地产》黄春申
有的人善于做事,有的人善于喊口号。
不久前,在深圳召开的一次“第X届中国房地产年会”上,喊出一个新口号——房地产暴利时代即将结束。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成功的口号,抓人眼球且颇具气势;但遗憾的是,它也没能摆脱大而空洞的口号通病。
虽然指向房地产“利润”问题,却没有对立面,没有参照物,没有任何要表达的观点,也没有任何思考;看似大气激愤,实际上仍是不痛不痒。
房地产是否真的过了暴利时代呢?
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寻找的逻辑是房地产高价是否等同于房地产暴利。
当推卸责任已经成为我们碰到问题主要的解决手段时,我们往往会本身逻辑混乱。
所以才会在房租涨价时不问政策问中介,所以才会在房子贵的时候,认为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赚得钵满盘满,把责任都推给开发商与炒房客。
但开发商只是负责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而已,房地产是大宗的投资项目,有大宗的收益是非常合理的,而对于企业来说,经营是永远的第一要务,只要不违反政策法规,几千一平的成本,即使是卖到几十万也无可厚非。
若是上市公司,利润则是对股民负责的唯一方式。
暴利不是问题的根本。更何况,房地产的真的那么“暴利”吗?
无论从利润比例来说,它完全无法和上海的车牌拍卖相比,从利润总额来说,它与“中石化”这样的企业相比,更是望尘莫及。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炒房客,都是一个模糊概念的群体。你可以说上海一个夫妻属于双双退休,靠一套房子的房租保障生活的家庭式“炒房客”,你也可以说一个被贷款搞得焦头烂额,高价买了土地,却不一定卖出好房价的商人是“开发商”。
在“打击暴利”的大棒之下,不乏弱势群体,在房地产价格高企的食物链中,他们与所有的买房人一样,处于食物链的底层。
其实,房地产的高价绝不仅仅是“暴利导致”那么简单。
回溯房地产的高价源头,一个是“土地经济”的胃口太大,一是“迅速城市化”带来的供需失衡。
只要这两点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就谈不上什么“暴利时代的结束”。而不是以治本为出发点设计的调控手段,短期对市场可能有效。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效果,也只不过是通过削弱民间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逐利能力而达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