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地产财经周刊
东地产财经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05
  • 关注人气:3,9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堵车

(2010-09-01 15:30:04)
标签:

杂谈

文_《东地产》黄春申

    即使再笨的开发商也会明白,楼盘要卖个好价格,就必须有一条通往市中心的好路,这条路最好宽阔、整洁、免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堵车。
    当汽车文化开始拥抱中国人时,堵车也随之而来了,而堵车的普遍性正在这片土地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3年前,人们经常讨论北京与上海的堵车,而这几年来这样的话题已经没人愿意参与了,因为中国稍大一点的城市道路都已和2年前的北京与上海一样拥挤。事态发展到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京藏公路大堵车已打破世界纪录。你看,这又是一个给爱国者骄傲的世界第一,而且国家还没花钱!
    当看到京藏公路堵车的新闻照片时,我脑海中浮现出自己亲身经历的最大一次堵车的场景,那是2002年,我从青海格尔木搭运蔬菜的大车去那曲,撒拉族的司机哥们一路上都在念叨“希望不要堵车”,作为一个从小长在上海的青少年,当时的我对于这样的担心多少有些不屑一顾——如此地广人稀的地方还能堵车?但果然汽车开到海拔4000多米的沱沱河口就再也动不了了。我从昏睡中醒来,在黄昏暗淡的光线下隐约看到,堵车的车队沿着整条青藏公路排向远端,直到消失在天际的尽头。一边是古老纯净的雪山,一边是焦躁轰鸣的车队,这样的景观显得十分壮烈。天黑了,气温直逼零下,车队依然纹丝不动,为了省油司机不得不关掉发动机,于是窗户上开始结冰。
    那一年的堵车,是因为青藏铁路的赶工修造压坏了青藏公路,而我在寒冷沱沱河口滞留了整整36个小时,被冻的一愣一愣,以至于至今还对青藏铁路有些小幽怨,我拍下了照片,否则在上海一定很少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36小时是我人生至今最长的堵车经历了,排名其后的两次长时间堵车都是在生我养我的上海,一次是因为新造的中环一场暴雨后就现了原形。另一次是因为A9高速公路收费站在面对长达几公里的车队时,依然锲而不舍的继续收费。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我所经历的三次大堵车,竟然没有一次是因为车多造成的。你是否已经发现?在我们可爱的祖国,连堵车的原因,都是那么姿态各异、与众不同。
    确切的说,堵车并不是汽车文化的一部分,而是汽车文化与城市化的综合体,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因为汽车对于道路的使用本来是一个随机的概率,但城市化让汽车的行驶路线重叠率更高,堵车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幅增加。
    当堵车成为家常便饭时,人们就开始不由自主的考虑堵车时打发时间的方式(有人认为,汽车音响当年就是为此而成为标准配置),在我所经历的那36个小时的堵车中,我下车搭了个帐篷睡觉,甚至还野炊了一把,消耗方便面若干包,撒拉族的小伙子花儿唱个没停,现在想来在高原寒冷的夜色里,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浪漫。在别的地方堵车就没那么轻松了,实际在拥堵的道路旁,靠堵车做生意发财的大有人在,食物和饮水正好在这个时候可以漫天要价,这种行为08年雪灾堵车时都有,更不用提这次京藏公路了,如果这个国家的堵车问题一直得不到不解决的话,说不定以后会成为我们的一个新的GDP增长点。
    但也许很多人没那么多空关心堵车,因为他们相信一个已经开始飞向太空的国家以后完全可以靠宇宙穿梭机来解决广大人民的上下班问题。延绵的车队?那是太空中可以媲美我们伟大的万里长城的又一盛世奇观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