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东地产》黄春申
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们尤其不幸。高考刚结束不久,民间还在疯传所谓2010年高考的满分与零分作文时,忽然间一个关于全球大学排名的新闻让所有即将跨入大学的考生备感失落,原来投资上百亿,折腾了十几年,终于把北大清华折腾出亚洲前十了。原来为高考奋斗几年,最多也就上那么一个烂地方浪费时间,谁心里会服气呢?
当然,最痛苦的还不是考生,那曾经热闹,盛极一时的所谓“学区地产”,此时正遭受着双重打击。本来是两个热门关键词的强势联手,几个月一过,变成了两个人人唾骂的词汇组合,绝对是低潮中的低潮,失败中的失败。大学城?现在才知道,怎么学也学不成。我们不妨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片段,来看看中国大学到底沉沦成什么样?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印象中这次校庆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大肆准备了,宁静的校园开来了巨大的工程车辆,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最大手笔的工程“光华楼”。据说这栋147米高楼是全国大学中最高的,是不是世界大学中最高的不得而知,反正哈佛没有,牛津没有,剑桥没有。恩,从这一点上来看,复旦已经远远超过这三所国际顶尖大学了。闻听复旦的学生骄傲地宣称“哈佛的学生还在爬楼梯上课时,我们都已经乘电梯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功勋。当然,我们要感谢校方的用心良苦,为了让复旦的学子们能够乘电梯上课,他们投入了整整5个亿。当时在复旦周边拿下地块的地产商都认为,这对他们来说是这个十分利好的项目。
再说说同济,复旦能花钱,同济会赚钱,本人作为一个曾经的同济大学学生,在2007年参加母校百年庆典时得知,同济历史最悠久的学校大会堂正在举行庆典仪式,但这个仪式不是为校友准备的,是为赚钱准备的,每个座位都有价格,想做校友?先花钱吧!当时还在校的学生,成为了最好的售货员,卖大礼堂的门票,卖纪念品。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买卖,如果你囊中羞涩,就只能在校门大屏幕上一遍一遍看着温总理的讲话,或者回到你N多年前住的寝室,看看那里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破落,同济是擅长建筑的,但那么多年也没造出学生住着舒服的寝室。
中国的大学现在几乎没什么东西不以钱为中心了,但铜臭味并不是中国大学的全部,如果是的话,学区地产至少还能成为一个像样的投资品。中国的大学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人性,蔡元培当年提出,学校如同国家。行政、教师、学生也可以形成小范围的三权分立。互相尊重,互相制衡,这才是完美大学的真实写照。但诚然,人们虽然还将蔡元培像关二爷那样祭拜,却已经忘记了他的办学理念。现在的中国大学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养鸡厂,行政领导就是厂长,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高产量,多赚钱。为此养更多的鸡,长更多的肉成为了一切,为此他们不惜一切的要维持“安全生产”,所以要把鸡都关进小笼子里去,至于“生产指标”,就靠给鸡打激素来完成。在这个体系里,所有的教师都是“饲养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给这些鸡打激素喂化学饲料,如果哪个“饲养员”要赋予鸡一点自由,一点健康,一点思想,那么他就是“破坏生产”的典型,必要被学校行政处罚与排斥。至于学生,就是那些可怜的鸡了,他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只是产量指标(就业指标)上的一个参数而已,百无聊赖至于,大概只有鸣叫与交配才能安抚自己的情绪。
我们的“学区地产”,其实就是在这些养鸡场边发展着,至于前景,你会在养鸡场边花高价买房子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