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0年又值新一轮投资节点
By《东地产》童丹霞
近期,高盛超过20亿元人民币转手上海花园广场,紧随其后SEB名下地产基金SEB
Immobilien又传出消息,将2006年底从麦格理手中接盘的新茂大厦(已改名铂金大厦)成功转手,一度引发外资集体出逃猜想。
针对这一疑惑,仲量联行投资部董事贾梁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海外基金出货的原因主要是基金持有的时间到期,导致外资必须出货以给投资者回报。
据了解,外资一轮投资的预设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而2005年大量外资集中买入上海物业,因此2010年正是一个新一轮的投资时间节点。
对此,业内人士判断称,“届时,上海的不动产市场在世博效应的作用下,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基金的投资获得一定的租金回报,物业本身价值也有较大的提升,或许会迎来基金收购物业的转手高潮。”
得到印证的是,在高盛、SEB之前,摩根大通、花旗、麦格理、凯雷、雷曼兄弟等金融公司已经相继将手头物业陆续抛售。
与此同时,来自五大行的消息人士称,外资正集结资金准备再战上海投资市场。“他们此次出手的方向更倾向于办公楼物业,”该消息人士称,“地段、品质、投资回报依然是选择的主要参考因素。”而对于集结的资金数额,该消息人士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只是表示2010年交易量将大于2009年。
根据仲量联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年上海大宗房地产收购总额达人民币256亿元即22总收购案中,外资收购案例仅一宗,即上海四季坊的交易。
在对2010年外资动向的看法中,仲量联行在报告称,半年前,由于办公楼租金急速下跌,鲜有国外投资者对办公楼物业感兴趣,且当时并无任何迹象显示租金会回调,拐点出现在2009年末,租金触地反弹,众多国外投资者再度关注上海办公楼市场的投资机会。浦西和浦东未来几年办公楼的租金增长前景促使国外投资者再次考虑投资办公楼市场。
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近期出台的“国十一条”中,明确提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对此,贾梁认为,“该条规定一直都有提出,但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影响相对较小,而且此次国家出台的政策,更多的是针对零售市场,对整体投资市场影响并不会很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