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打, 刀下留人——开发商、买房人各说各有理

(2009-07-28 20:07:09)
标签:

房产

买房人

景瑞地产

预售面积

杨子江

上海市

分类: 影响力

  面对上海楼市连续数月供应不足的“贫血症”和商品房销售中的“捂盘惜售”状况,上海市房管局终于出手。
  最近出台的《上海市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商品房的销售方案须经备案并在售楼场所予以公示;区县房管部门则应通过销售方案备案和房地产登记等手段,制止开发商捂盘惜售。
  上海市房管局重申,商品住房项目超过3万平方米,确需分批预售的,每次申请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
  “严打”风暴来临了!!
  这是对楼市的“重拳出击”还是“隔靴搔痒”?

 

开发商:捂盘是我们的本能

 

  “捂盘,是一种自然经济行为。”
  “这是个消极的政策。”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要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
  “肯定会有对策的。”

  每次新政策出台,看似大难临头的开发商都不会坐以待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开发商总有办法绝处逢生,“刀下”总会“留人”的。

 

“不买账”成潮流
  “捂盘,是一种自然经济行为。”华燕置业副总经理林森将这个定义作为对记者的开场白。
  他形象地拿橘子作了一个比喻:假如橘子是生的,就需要捂一捂;如果熟了,那再捂就烂了。楼盘也是这样,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机制下,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捂盘,是开发商自然的选择。
  因此,针对当前商品房销售中“少量多批”、“捂盘惜售”而于近日出台的《上海市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暂行规定》中,才会把早在2007年12月就发布过的“申请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这一条规定进行重新申明。
  对于这个硬性规定的政策,开发商们颇有微词。
  景瑞地产营销总监杨子江表示:“假如有些楼盘就没到3万平方米怎么办?人家并不是有意捂盘,不能一刀切啊。”
  “这是个消极的政策。”林森表示,着力点落于“控面”而不是“控价”,没有核准价格的机制,不能达到“量价兼顾、同步调控”。现在有些政策缺乏综合考虑、统筹全局,而过于生硬,可能起到与初衷相反的调控结果。
  中海地产上海公司董事经理丁颖则认为,前两年的土地压缩和金融寒冬,使开发商延缓了建造速度,有些甚至根本没有项目,这才是导致今年上半年供应量的紧缺和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杨子江与她持相同看法:“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严打捂盘惜售”这一招,基本没有开发商买账。

 

该“守”的还是要“守”
  但是,“严打”刚出台,万科、龙湖、富力等全国龙头企业便加紧力推新房源。而受《东地产》采访的开发商们也都表示会坚守规定。
  “从07年以来我们一贯是认真执行的啊。”丁颖表示很理解政府这一做法,是希望保持一个健康稳定的良性销售环境。她略带委屈地解释道,像中海那样大型的发展商都是要对股东负责的,也要完成业绩和每年的配额,不会随便捂盘的。“在商言商,任何一个发展商都不会说和老百姓、政府对着干的。要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
  杨子江也表示:“房地产行业也有很多操作很规范的公司,一般大公司都不大会刻意去钻政策的空子。”
  与此相反的是,林森坦言开发商不会这么乖。“肯定会有对策的。”他表示,“在目前的政策法规下,没有更多的行政规范去督促的话,开发商维护价格的自觉性还是比较缺乏的。”
  而当被问及对下半年的展望,房价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下降时,虽然开发商称楼市受“严打捂盘”的调控影响不大,但由于另一些因素的存在,他们的观望情绪普遍较为浓重。
  杨子江表示“不好说。很复杂。”他认为虽然供应上会稍有改善,但房价未必会被平抑。由于房地产业的长周期性,近期一些政策的效果不太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体现。
  丁颖则从成交区域上作了分析。“如果内环成交量大于外环,显然均价就会抬高。反之亦然。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整个市场会怎样。”

 

买房人,不再抱幻想了

 

  “最过分的楼盘半年开盘4次。”
  “他们终于老实了。”
  “我看透了。”
  “我放弃了。”

  对于买房人来说,新政策是否会真正影响房价是最重要的。经历过2007年“严打”的老百姓,似乎并不看好这次严打。

 

  “我碰到过最过分的楼盘,半年之内开了4次盘,房价从最初承诺的每平方米17000元涨到了24000元。我每次接到售楼处的电话就立刻赶过去,结果每次都被告知已经卖光了。”
——王女士,44岁,上海人,德资物流公司高管。

 

  “终于等到房子了,他们去年就联系我,结果一直没有确定开盘时间,现在政策出来了,他们总算老实了。我现在已经付了定金,价格还不算贵。”
——高先生,30岁,温州人,服装批发商。

 

  “两年前我刚来上海时,以为奋斗几年就会有自己的房子,不过现在我已经放弃了买房计划,因为房价涨得太高了。这回的新政策和07的没什么两样,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杨先生,25岁,陕西人,高级程序设计师。

  “买得起的已经买了,买不起的还是不会买。严打‘捂盘’又不是严打‘房价’,就算开发商大量推房,也不太可能降价的。我已经看透了,不敢奢望在上海买房子了,只希望嫁个有房子的好老公。”
——陈小姐,22岁,上海人,待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