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搞大和搞小

(2009-06-02 15:05:49)
标签:

龙虾

大房子

小房子

基金经理

上海

杂谈

分类: 专栏文章
by 《东地产》专栏撰稿人安哥

    有个文章,专门研究欧洲的小型家族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从中世纪起已世代相传,专制香水瓶、红酒起子、吹泡玻璃天使、手绘漆木饰物或古典窗帘蕾丝等小到不能再小的奇技淫巧。历经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大革命等欧洲史,活着,仍旧维持小小的作坊式经营——这在不搞大就灭亡的现代企业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态度。文章的题目叫做《我是故意这么小的》。
    故意这么小,那可得忍着很大的痒痒——就像两个猥琐男说黄段子,一个青春姑娘明明听得很懂,却要娇羞地回答“我还小呢,啥都不懂”,基本上肚皮里的笑都要被憋炸了(据说有城市立法说黄段子要归于性骚扰,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比较不靠谱。断了很多男女的乐趣)。
    经济危机前,华尔街上一颗石头丢出去,砸中的10个行人中9个半是基金经理,剩下那半个是基金经理秘书。一个老而弥坚的优质小企业,常年要抵制住被这些掮客们搞大的诱惑,应对时不时跟大顶小的世态炎凉,那得有相当的定力。
    上海仙霞路上有个超级好吃的小龙虾店也搞得很小,店里大概10个桌子,最高容量约莫50人。每年3月到12月是营业季,没有见过比这里生意更火爆的餐厅。至夏季,每晚到凌晨3点还有等候座位者。
    很不幸,我和很多朋友都是这个小龙虾店的粉丝,如同一个钟情于长三堂子红姐儿的风流穷书生,其宿命就是以诚感人,我们于是乎陷入了傻等的命运。每回回等座位基本要等3个钟头才能轮到一吃。被谗,饿和近在咫尺却不可得的绝望折磨得痛苦不堪。
    龙虾店的老板很年轻,但坚决反对搞大,理由很朴素:这个规模,这个流量,就是本店运营性价比最佳的状态。
    最终整得我们这些不坚定的粉丝黯然远离。可是有啥关系?在这个人口直奔2000万而去的大都市里,一批又一批的粉丝总在诞生与壮大中,够一个拥有10张桌的龙虾店活个10年8年了。
    这些来自民间的朴素的真理,往往会在热血沸腾的“搞大派”人群中,被误解被嗤笑。如果龙虾店不能像小肥羊一样打动基金,成功上市,那干嘛要开龙虾店?!我来告诉你原因:世界上永远都会有人喜欢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字号——小美人,小店,小情歌,小房子。
    说到小房子,在上海,我看到过的最小的房子是建筑面积22平方米(据说一个上海发展商在昆山很快也要造一批超小面积的房子),厨房功能简化到几近于无,但洗手间和床,在小空间里闪转腾挪,拗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生活造型。
    小房子卖得不便宜,它们的单价往往要比同一地段的大房子贵出百分之十几,胜在玲珑聪明,和实惠。但是,我们也听说过那个关于“旺仔小馒头”的经典段子,在说到“小”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不能让“像馒头一样大”这样的句式搞坏了洞房之夜的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