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蒙古人来打官司
(2009-03-03 21:00:54)
标签:
房产 |
分类: 专栏文章 |
如果蒙古人来打官司
by 《东地产》专栏撰稿人黄春申
上海博物馆里有个小小的银盒子,在玻璃橱柜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很是诱人。上面的产品说明清晰,这是几百年前一个叫乾隆的花花公子从蒙古人那里抢来的。虽然本人很喜欢看这个小玩意儿,但每次看完都有些后怕,心里想着:蒙古人会不会来打官司?
当然,这种害怕的心理主要来自于最近据说是两个圆明园的铜喷嘴儿卖了两千多万欧元的事,这个数字对于一个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来说着实很雷人,严重雷到了我们善良、纯真、勤劳、朴质、愚公移山、众志成城以及热爱和平的民族感情。
民族感情这个东西,如果蒙古人也有的话,估计会为了我所喜欢的那个小银盒子打个官司什么的,我提醒诸位——那盒子可是银子做的!当然,我估摸着大多蒙古人永远不会知道有这么个宝贝东西在上海。
这个事情提醒我们,真相和逻辑要么两者皆知,要么行为就会被扭曲。
所以你可以看到十堰市的申大官人被捅十八刀身亡后,天下一片叫好声。所以你可以看到王石同学捐款被人骂,不捐也被人骂;说地产暴利被人骂,不说地产暴利依然被人骂。所以你会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刀”的壮士吃房产商的、用房产商的,名声却是来自于“骂房产商”的。
知道真相的逻辑混乱,逻辑清晰的不明真相,这样的群体意识构成了中国的主力民间舆论,这种舆论常常让我想到百多年前那些号称刀枪不入,大烧教堂的义士们,他们据说全面抵制了自己从来不穿的洋纱洋布。并且逼得当朝政府进退两难,只得把大马车拦在领事馆门口阻挡围攻的人群……
义和团后来死得很惨,而且名声远比不上200多年前法国大革命时被自由引导的人民,他们在广场用路易十六亲自设计改良的断头台砍下他自己的脑袋,在一片革命的胜利的欢呼声中,引领着欧洲大陆走出了封建与宗教的共同统治。
但是在200年后的革命纪念庆典,法国总统密特朗却说“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个悲剧”。人都死了,叫得比窦娥还惨也不顶用。
现在希望有关专家认定一下,不知道申大官人的死算不算悲剧,但是蒙古人要是真来打官司,对于上海博物馆来说,一定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