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解答
(2012-05-31 20:15:55)
标签:
陈红银中国营养协会健康管理师健康 |
分类: 夫妻恩爱 |
对于健康这个话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有定论,但站的角度不同,其理解和认识也就有异,所以,谈的人也多,写的人也多。到底什么是健康,可以说众说纷纭。今天,借健康热线这个栏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大家讨论一下健康这个话题,确实很有必要。
问:什么叫健康?
答:健康的基本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的劳动效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体格健康,还有包括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问:体格健康是指什么?
答:体格健康是指身体各部位,包括各脏器、骨骼、肌肉、皮肤、神经、关节活动等都处于正常状态。
问:通过体检各项检查都正常,是不是说明此人一定就健康呢?
答:我在前面已经讲了,健康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评价,不能单凭体格正常就说明是健康的。
问:如体检合格不能说明是健康的话,那征兵和招生的体格检查又起什么作用呢?
答:体检标准要求各不相同。如征兵体检合格后,还需做生化指标检查,至于其余的可在各自的生活中不断完善,并逐步达到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当兵的人体检合格后,为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部队还要进行增强体质健康的训练和提高思想素质的教育,然后再在综合素质的训养下培养成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军人,因此,征兵体检只定体格检查和生理检测标准,可以说是选兵的基本标准。
问:如果一个征兵体检合格的人,不被部队选用,他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健康吗?
答:这要看他的心胸豁不豁达。如果心胸狭窄,总想着为什么他人可以选上,
自己又选不上,整天闷闷不乐,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健康。
问:有人说,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健康的对吗?
答:自我感觉良好,是个体健康的表现。虽然体格方面出现了问题,如四肢不全的人,但他(她)仍然是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说明他(她)们有健康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她)们是健康的,但不能作为健康的标准。
问:这么说,健康还有标准吗?
答:健康是个体综合素质的评价。就体格检查而言,各行业标准不同,如征兵标准与升学标准就有区别;纺织工业与其它工种又有区别,这些都是按行业要求制定的。作为个人的健康标准,只能用本人的生活状况来认定评价。例如肢体伤残人员,从体格检查上,他(她)们是不健康的,但他(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应该说他(她)们在其它方面是健康的。
问:按你这么说,健康不健康是自己认定的?
答:对于个体来说,可以这么说。自己觉得舒适,生活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健康的表现,但作为一个整体素质来评价就不能这么认为。如生理方面的。
问:生理方面是指什么?哪些疾病要从生理方面来考虑检测生理指标呢?
答:生理方面是指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正常现象。由于有些疾病是隐性的,自己不知不觉染上了,起初没有任何反应,不作生理指标检查是很难及时发现的。例如肝炎病毒,起初,有些人就根本无任何反应,但这种病毒在人体内繁殖,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病,一旦体质下降就会产生病理变化。所以,对某些生理指标的检查不应忽视,但也不能过分强调。
问:有些生理指标出现异常,应怎么评价?
答:有些生理指标出现异常现象,不能都看作是病态,也有生理性的。例如蛋白尿,运动增强时可见到蛋白尿;头天晚上吃了高蛋白,第二天早晨去做尿蛋白检查,也可发现蛋白尿,但这些就不能说是病理性的。所以在看检测报告单时,还必须分析一下具体情况,再作健康与否的结论。
问: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如何认识呢?
答: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这就要看是哪一项携带,如单纯的表面抗原阳性,可以说是健康携带者。若其它几项出现阳性,说明病毒就有所活动,对人的肝脏也就有侵害,如果肝功能又出现异常,这就是经常讲的患了乙型肝炎。对于乙型肝炎,就必须及时治疗,而且一定要注意不乱投医、乱吃药。
问:经常讲的生理需要是健康的标志吗?
答:对于生理需要这种提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似乎有点不妥。但是人体某个部位对某种物质的需要或是爱好,确实可以证明身体健康的一面,如有的人酒量大小与身体好坏确实有关。
问:男欢女爱是健康象征吗?,
答:正常的男女相爱是健康的象征,经常讲的,少时夫妻老来伴,这就是男欢女爱的具体表现,没有这种愿望或行为则为病态。
问:什么年龄为男欢女爱的旺盛期?人的生理变化有男女之别吗?怎样才知道生理发生了变化呢?
答:一般来讲,强壮期为18岁至50岁左右,从50岁左右开始就走向衰退期。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或超过这个年龄阶段出现异常状态,这就不是健康的表现。关于这种生理变化的问题,确实有男女之别,女性开始发育的平均年龄为13-14岁左右,从40-
50岁开始衰退,但男性开始发育的年龄为15-17岁左右,其衰退期可推迟到50-60岁左右,相差近10岁左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现正在延长,其衰退期也相对延长。
对于个体来说,生理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青春发育期,就是生理变化的一个过程。从中年到老年转变也是生理变化过程。人衰老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反应迟钝,视力下降。
问:生理发生变化时,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吗?
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理变化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如果有气血衰弱,其抗病能力就会有所下降,俗话讲,人老病出,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年龄调整机体的状态,健康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问:怎样才能保持生理健康呢?
答:注意饮食卫生,起居适当,保持气血调和,做到心平气静、养精蓄锐、动静相宜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防备放射性物质的侵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整生理健康。
问: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心理健康也就是经常讲的精神健康,它是人体健康中至关重要的并且是最复杂的一个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健康(健康食品)的十大标准,看看您符合几条。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无腹痛、腹泻之虑,则消化(消化食品)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形匀称,不宜过胖。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七、腰腿灵:每周有三次以上运动(运动食品),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灵活。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暴食酗酒,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科学合理。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睡眠食品)质量好。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其表现:
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人是自然万物的灵长,是自然的杰作。人有极高的潜能。我们人人都具有象体育运动员邓亚萍、郎平那样的灵敏准确的感觉与反应,那样的承受能力;象小品喜剧演员赵本山、洛桑那样的充满着极大的活力与幽默;象电视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大专辩论会上优秀的辩手那样流畅的语言能力;象思想家孔子、科学家爱因斯坦那样的思辩能力;象文学家郭沫若那样的想象能力;象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数的人那样的记忆能力;象恋爱中的少男少女那样的精神涣发、乐观;象登上珠穆郎玛峰的运动员那样的毅力;象百岁长寿老人那样健康,无病;象生活中的李兰文那样服装整洁。象慈父、慈母对待子女那样是建设性的、是善的;
人本来可以是无压抑的人,是不受其内在的压抑驱使而自我决定其行动的人。如果他想喝酒就喝,并且喝的有滋有味。他并不是必须经常喝酒,不喝酒就难受的人。也不是不能喝酒的人,一喝酒就难受的人;
人本来可以是心想事成的人,是应付自如的人。他没有犹豫,马上可以决断。他每一言行都是理智高效的。是用一只手也可以战胜世界的人。如果他想考大学就能一心一意地复习,考上大学,并且能考上一个名牌大学……。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为了进一步使人们完整和准确理解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又规定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大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