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很早就得知,《新区边缘行》安定站要安排一次直播,直播的内容跟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出有关,但直播到底是由谁来主持?时长又是多少?具体的流程是什么?就无从知晓了。但总感觉主持的工作肯定会由我来做,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白天,一切如故,紧张繁忙的工作让人喘不过气来,就在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时,台领导和制片人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我,对我说,直播的主持人已经敲定了,由我来担任,时间就在下周四,也就是29日。其中,27日进行第一次彩排,不带嘉宾;28日进行第二次彩排,带嘉宾;29日正式录制,时间在下午一点,时长一个小时,延时十分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来不及高兴,不敢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反而第一时间来到阅览室,打开电脑,开始恶补河北梆子的相关知识。真是隔行如隔山,看的我是一头雾水。那也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我把网上关于河北梆子的知识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打印了下来,数了数,一共18张纸,每张纸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从今天开始每天看40遍。
3月23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早晨一到单位,就接到通知9点开会,着急忙慌的跑来到会议室,参加会议的有安定镇的有关领导、台里的领导、制片人、外景主持人、现场摄像、编辑等。开会讨论的内容是讨论直播的整个流程,内容可以说是非常详尽,大到流程分为几部分;小到现场秩序如何保证、维持秩序需要几个人、观众怎么入场等等等等。会议结束,已经是中午了,胡乱吃了两口饭就来到总策划处,和策划、记者、外景主持根据上午开会汇总的意见,一起撰写直播的具体流程,写完已是下午4点,跟策划交代了一句,又紧着跑回演播室录节目。下班之前,直播的流程终于敲定了,请策划给打印了一份,晚上带回家恶补,直播流程跟河北梆子的知识一个待遇,从今天开始,每天看40遍。
3月24日 星期六 天气阴
说实话,我对直播还是充满很期待的。这得益于08年奥运会那阵子,曾经有幸在齐鲁台《“奥”视群雄》节目组参加过近一个月的直播节目,期间也曾经上过两次直播,可以说对直播还是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的。但当我认真看直播流程时,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四年前深深刻在我脑海中的记忆仿佛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怎么也记不起来了,眼前的直播流程就像天书一般,看着甭提多费劲了。我是左手拿着直播流程,右手拿着河北梆子的知识,一边回忆、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昏昏沉沉的看了一天,似乎入了些门道。可能是因为白天看得太辛苦了,晚上睡得特别香。
3月25日 星期日 天气阴
依旧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足不出户,一心一意的看流程和知识。还别说,这几天的努力没白费,流程已经记得滚瓜烂熟,河北梆子的知识也都记下来了,但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思索了半天,悟出来了,那就是如何把流程和知识结合在一起。定下了目标,就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3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晴
大家都在为直播忙碌着,我则利用上班的空闲时间继续学习,找结合点、找问题、找困难。总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需要找一位专业老师辅导一下,彻彻底底地为我答疑解惑才好。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大学同学,在中央台干过若干年,是专门干访谈节目的,他们的节目是自己报选题、策划方案、联系主持和嘉宾、参与录制、进行后期剪辑和制作,说白了就是从头到尾一个人,一周出一期半个小时的访谈节目。电话联系他,他晚上正好有时间,于是乎晚上专程去拜访了他一下,当然没有空着手,而是带着这些天所做的功课,以及积累的问题、想法和不足去的。在他家和他聊得很投机,彻彻底底地促膝长谈的一回。他听了我的叙述后,给我的建议是和采访对象多接触,多了解,最好能一块生活几天,这样才能提出自己想要问题;节目最后尽量拔高一下,跳出节目本身的限制,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靠拢。带着他的建议回家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我并没有急着上床休息,而是开始消化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创作和修改。
3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是第一次直播彩排,完完全全的按照直播流程走,只是没有现场嘉宾。为了切换,嘉宾暂时由同事代替。说实话,尽管是走流程,自己还是有点紧张,毕竟经历的直播还是少,好在经验还是具备一些,很快调整过来了。紧张的感觉是过去了,流程在顺利的进行着,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传输信号不给力,图像效果一直不好,时断时续,导播在演播室和现场不断的切换,弄得大家手忙脚乱,演播室里也是险象环生。第一次演练结束后,大家都出了一身汗。
3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是第二次彩排,带嘉宾走一遍。早晨一到单位就开始忙碌起来,和两位嘉宾不停地各种聊,聊安定镇里的情况,聊剧团的情况,聊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两位嘉宾,一位是安定镇的领导,一上来先问她三个问题,由她一一作答,她答的不错,只是时间略长,所以首要任务是保证时间不能超;另一位是安定镇徐柏村河北梆子剧团的负责人,和他聊得都是剧团的具体情况,一聊才发现,原先设计的问题少之又少,按照一个小时来算的话,不够,问题还得加。粗略的算了一下,缺口在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带着各种问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陪着嘉宾走进了演播室,随着导播的一声口令,第二次直播演练开始了。直播的信号依旧是不给力,卡的不行,镜头时不时的会切回演播室,弄得我们仨也紧张的不行,大气都不敢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镜头会突然切回来,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终于直播演练结束了,总的时间只有40多分钟,缺口不少,摆在我面前的主要由两个问题:一是,准备的问题太少,不够用,尽管我在刚才的直播演练中已经加了不少,还是不够;二是,服装不行,没有合适的衣服,现成的这几件都不甚理想。准备问题好说,还有一天的时间,来得及想,服装就不行了,得紧着置办。就服装问题和台领导聊了聊,领导的意思是买长袖T恤,得到了置办衣服的首肯,草草的在单位食堂胡乱吃了两口饭,就骑车出了单位,直奔卖衣服的地方。从中午12点10分开始,一气转到下午3点半,把星城商厦、帝园商城、王府井百货、世纪联华、华堂商场转了个遍,愣是没找到合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季节,冬春交替,商场摆的衣服不是秋冬的厚装就是夏天的半袖,丝毫看不到长袖T恤的身影,还以为“它们”是害羞不敢出来见人那,售货员解释说:每年都是这样,长袖T恤得等到入秋才能见到。唉!看来服装的问题只能从长计议了。回到单位继续忙碌的工作,工作的间隙听到一个消息,一位嘉宾的家里出现了变故,明天会换另一位嘉宾前来,等于今天上午的工作又要重新来过。唉!没时间考虑这些了,既来之则安之。下班后第一时间跑回家,把自己关到小屋里,结合今天演练的情况,开始琢磨明天提问的问题。不知不觉又到凌晨1点多了,问题琢磨的有所小成,终于可以休息会了。
3月2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直播的日子,昨晚只睡了四小时,早晨五点半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六点半就到了单位。开始了直播前的准备工作。所幸,今天的嘉宾来的也很早,基本上八点就到齐了,真是太好了,接着又是各种聊,从镇里聊到剧团、从剧团又聊回镇里,从头到尾不知聊了多少遍,直到有人通知11点进行最后一次彩排才停下来。简单的喝了口水,强迫自己镇静下来,跑进了演播室,看了看表还有20分钟,刚想放松一下,谁知事情紧接着就来了。还是和服装有关,上镜到底穿什么?由于昨天没买到适合的衣服,今天这个难题就摆在了眼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西服,另一个是《新区边缘行》单位统一发的冲锋衣,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穿冲锋衣。最后一次直播演练终于开始了,我和两位嘉宾坐在座位上,按照既定的流程开始走,现场传回来的信号非常好,清晰度特别高,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由于信号的问题解决了,再加上和嘉宾近两天的沟通,以及最近一段时间功课做得特别足,演练起来特流畅,跟嘉宾交流的感觉也特好,嘉宾表现得也不错,来自河北梆子剧团的嘉宾特随和,特意交代我不要喊他师傅或是老师,他姓白,叫他“老白”就行,这个称呼特别亲切,我就欣然同意了。流程走的很流畅,嘉宾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很快最后一次演练结束了,只剩下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要开始直播了,嘉宾去吃饭了,我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从早晨6点半到单位,一直忙到现在,胡子都没来得及刮,一溜烟跑去刮胡子了。等胡子刮完了,换好衣服,嘉宾已经吃完饭回来了,于是乎就把吃饭抛到九霄云外,又跑回演播室,跟嘉宾又开始各种聊。由于有十分钟延时,所以真正录制的时间是12点50,提前20分钟,我们就已经各就各位,本以为就此相安无事,谁知又生波澜。还剩3分钟开始时,嘉宾突然紧张起来,本来胸有成竹的我,也被这种紧张的气氛感染了,情绪怎么也调节不过来了,就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直播开始了,这时每天看40遍流程的经验发挥了作用,尽管有些紧张,但还是能保证不说错话,严格按照流程走,随着直播的深入,自己也慢慢地调整过来,不再紧张了,尤其是和“老白”的交流,特别放松,一点也不拘束,甚至自己还临时加了几个问题,和“老白”一起探讨。就这样,几个人有说有笑,有笑有聊,临近结束时,发现时间还是不够,距离一小时的总时间还差大约八分钟,我灵机一动,将《新区边缘行》的问题加入其中,使整个直播过程没有出现冷场,最终直播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送走了嘉宾,赶忙跑到外面胡乱吃了点东西,又开始下午紧张忙碌的工作。晚上回到家,开始进行总结,嘉宾很重要、主持人提的问题很重要、服装也很重要。下回再有直播的话一定比这次做的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