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即宴饮的聚会,或称酒会、酒宴。
宴会起源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朦胧时代,应该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早些。在农业社会出现之前,原始氏族部落就在季节变化的时候举行各种祭祀、典礼仪式。这些仪式往往有聚餐活动。农业社会出现以后,因季节的变换与耕种、收获的关系更加密切,人们也要在约定俗成的日子举行盛宴,以庆祝自然的更新。
有关宴会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周易》:“饮食宴乐。”《东观汉记·赵喜传》说:“上延集内戚宴会,诸夫人各前言赵喜所济活,上甚嘉之。”《汉书·贾谊传》说:“少保、少傅、少师,是为太子宴者也。”《世说新语·简傲》说:“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元朝吴弘道《斗鹌鹑》说:“大殿里,设宴会,教坊司承应在丹犀。”
对宴会的描写最为细腻生动的,当数《诗经》里的两首诗。一首是《国风》里的《羔羊》,描写的是公款吃喝;一首是《雅》里的《宾之初宴》,描写的是醉后丑态。
《羔羊》说: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逶蛇逶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绒。逶蛇逶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综。逶蛇逶蛇,退食自公。
(逶蛇
wēi,yí
亦作逶迤,形容悠闲得意、摇摆慢步的样子。)
另一首《宾之初宴》,共有五段七十行,只录几句:
宾之初宴,左右秩秩。籩豆有楚,殽核维旅。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籩豆,屡舞欺欺。
如有兴趣,可以去查《诗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