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你去对了吗?1-3/ 心绞痛

(2012-12-08 09:02:08)
标签:

脾胃虚寒

心火

肺火

心火亢盛

心绞痛

分类: 中医中药

《火,你去对了吗?-1》火邪、肺火、宣发、肃降、清散肺火

专家: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到了寒冷的冬季,您最害怕的是什么?感冒?发烧?还是上火?

上火虽然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大家总觉得和那些慢性病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当这个火邪侵入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五脏六腑的损伤,一旦机体受损了,我们还有力量来抵抗其它慢性病的侵袭吗?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会为您详细说明火是怎么来的?如何针对不同脏腑制定去火攻略。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冬季最易上火,一个是因为冬季寒冷,皮肤毛孔闭合,汗出的也少,阳气内收,加上冬季易食温燥的食物,导致阳气亢盛,往外发散不出去,内热又泄不掉,热气都憋在了身体里,最终内热丛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冬季外面寒冷,人们为了避寒,经常躲在有暖气的房间里不出门,久而久之,就会化燥伤阴。

 

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代,写了一部《伤寒论》,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人体感受寒邪的病证,可见那时外感寒邪的机会比较多。但是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大,气候变暖,外感病的疾病谱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总体而言,现在感受风热之邪的几率在增加,所以造成了一些外感热病的增多。加之现在人的体质也因为饮食、工作因素在变化,热性体质在增多,所以即使外感了寒邪,也很快化热了,出现外感热证。

 

首先说肺火。

中医认为,肺不仅是一个主呼吸的器官,还有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的功能,所以肺这个器官虽然居于体内,但通过皮毛、鼻窍的关系直接与外界相通,可以这样说,在五脏之中,肺是唯一一个与自然界直接相通的器官,这是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肺属娇脏,是个“娇气包”,所以又最怕邪气侵扰。正是这样两个生理上的特性,所以就决定了肺最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干扰,尤其是在感冒以后,肺脏最容易受到累及,特别是小儿、老人,机体抵抗力相对不足,所以感冒发热很容易影响到肺,导致小儿肺炎、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生,这时候也最容易见到肺部上火的病症。

    肺火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呢?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如何去肺火,关键就在于气体的一进一出,也就是宣发与肃降。宣发、肃降,是肺最基本的功能方式。什么是宣发、肃降呢?打个比方,宣发就像推气筒,把气体送出去,所以宣发就是宣通和布散的意思,也就是肺的向上、向外的布散。肃降,就像拉气筒一样,将气体吸进来,所以肃降就是清肃、下降的意思,也就是肺气的向下、向内的通降。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我们有什么方法知道这么多地方出现的毛病,都有可能是肺火所引起的呢大家可以观察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干、堵、痒的情况发生。如果最近感觉比较频繁,那说明可能有肺火了。《黄帝内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闻香臭矣。”古人就已经总结出来肺火与鼻子之间的关系了。这是大家可以在家进行自我判断的重要指征,也好辨别,也比较直接。

治疗的关键就是用清散的方法去肺热。前面说了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外界相通,所以清肺火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条件。中医认为当体内有邪气的时候,必须给邪气找出路,让邪气尽去,否则的话容易留下病根。所以清肺热,一定要加外散的药物。肺直接与外界相通,邪气从外而解的几率较大,这就是清散的治火法。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专为清肺热而设的方子,此方组成只有4味药物,全写在方子的名称中了。麻黄有强大的辛散作用,入肺经,可以用来散肺中的病邪;石膏辛寒,兼制麻黄的温燥,是治疗肺热的佳品。专家提示,此药方须经专业医生辨证,切勿自行服用。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生活中有什么食物是可以清散肺火的呢?就是荆芥拌黄瓜。

荆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入药时用干燥的茎叶或花穗,作食品时,用鲜嫩的叶子。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为发汗、解热的常用草药之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都有很好疗效。

黄瓜,性微寒,清脆爽口,主要入肺经,是清肺热的食物佳品。

如果有肺火,但又怕吃黄瓜等凉物,可用荆芥下面条。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陈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五汁饮。五汁饮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原是治疗温病口渴的方子。常服可以滋肺润燥,不仅治疗秋冬燥咳,还可以治疗皮肤发干,鼻子发干发痒,又可润肠通便。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

  

 

 

《火,你去对了吗?-2》心火亢盛、清心火

专家: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中医认为舌为心的外候,称为“舌为心之苗”。舌头有两大功能,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如果心的功能失常了,就会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语言的迟钝。专家出诊时经常碰到口苦的病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甚至吃什么都觉得是苦的。这些都是心火亢盛的结果,心火亢盛导致了味觉的改变。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说话不利索,语言迟钝,思维不敏捷,相当一部人往往就是给心火闹的。还有不少的人舌头总痛,这也往往是心火的表现。哪些舌象是有心火的表现呢?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如果要没有舌头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就不代表有心火的问题了呢?下面再教给大家一些基本辨别心火的方法。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有些人认为,上火是小事,去火就可以了,并不太重视。专家告诫可别小看了心火,不及时解决处理,有时也会出大问题的。火性炎上,心主神志,所以当心火发生时,首先最易上扰神明,出现一些神志的病症,轻则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重则癫狂、谵语、昏迷、不省人事。心主血脉,全身的血液运行都要依赖心脏的推动运行,所以当心火发生时,火热壅塞于脉道,就会发生脉道不利,血流不畅,甚至发生血脉瘀阻,轻则胸闷、气短、心悸;重则胸痛,特别表现为心前区的憋闷刺痛,甚至向背部放射,称之为胸痛彻背。例如冠心病的发生与表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往往是心火的逐渐累积而造成的。冠心病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压力过大、经常闷闷不乐、借酒浇愁的情况,这些原因都会逐渐使心火积聚,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为心脏疾病。

另外须注意,当脸颊经常泛红或发黑时,最好到医院检查检查,一部分患者属于心火的表现,心其华在面,心火炎上,轻者发红,重者发黑。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如何去除心火呢?中医认为,要清心火,必须要把心火往下引。因为心脏不像肺脏那样“开放”,它与外界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用散的方法让邪气走掉行不通,但又必须给邪气找出路。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借助这个关系让心火下行,从小肠而出。再者,火性炎上,心脏又居于高位,所以灭心火就要使其下行。否则,用升散的药物的话,就等以是“煽风点火”啦。大凡古今清心火的名方,都有清利小肠的药物。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生活中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清心火呢?陈教授给大家推荐一个代茶饮小方法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莲子心为成熟莲子种仁内的绿色胚芽,性味苦寒,有清心火、降血压的作用,常用以泡茶饮。竹叶卷心为淡竹的初生嫩叶卷而未放者,微苦而寒,有清心除烦、消暑止渴、利尿通淋的作用。麦冬,甘寒,微苦,善于清心除烦,又可养阴润肺、滋胃,大量使用,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山楂,味酸甘,微温,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常食可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

 

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常食用一些具有清心火作用的食材。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带心莲子有清心火的作用;白茅根既可以清热凉血,又可以利尿通淋;二者相配,对心火下移小肠比较适合。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消肿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淋涩痛、咳嗽、泄泻、痈肿疮疡,可以用于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此方脾胃虚寒的人忌用。

火,你去对了吗?2

 

 

《火,你去对了吗?-3》脾火、胃火、胃阴虚

专家: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说到身体的火,脾胃火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胃火的产生主要是饮食所伤,比如过食肥甘厚味、酒酪,煎炒油炸之品,能量过盛,积而成热。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日常饮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因此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饮食不节又常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眼下火热症增多的主要因素。所谓饮食不节,是指饮食没有规律,或过饥过饱,或过软过硬。饮食以适量为宜,过饥或过饱均可导致疾病。但就目前的普遍情况而言,饮食不节大多是暴饮暴食,或偏食,过度吃一些肥甘厚腻、煎炒油炸等热量大的食物,造成摄取量过多,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导致饮食物损伤脾胃,《黄帝内经》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烧心泛恶,吐泻等食伤脾胃、积滞化热的病证。

 

脾火的产生与饮食也有关系,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形、神两方面。从形体上而言,疲劳过度是形成脾火的一个重要因素。疲劳过度首先伤脾气,脾气主升,受到损伤后不升反而下陷,郁而化热,就导致了脾热。所以,有人说越累越上火,大多是这类的脾火。从精神层面而言,思虑过度容易伤脾气,也容易导致脾火的发生。有不少人考虑问题爱钻牛角尖,进入死胡同出不来,每天都在考虑问题,时间一长,就会长出脾火来。

 

如何判别自己的症状是脾火还是胃火呢?脾胃是一对不可分割的脏腑,脾胃火的产生又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脾火和胃火有三个共同的症状。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有胃火的人常常伴有胃阴明显的不足,这也往往是导致干燥症、萎缩性胃炎的罪魁祸首,尤其是出现地图舌和镜面舌的舌苔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就医。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胃火是实火,脾火是虚火。脾火往往表现为长期的低热不退,困倦乏力,有些人则只是手脚的发热,或背部发热,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虚的症状。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既然要分清脾火和胃火的症状,就说明它们的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治疗胃火,可以直接使用清热通降的方法,因为胃为阳腑,其气主降,所以清胃火当顺其喜降之性。石斛是一味养胃生津,滋阴除热的良药,用于胃热伤津,胃阴不足的病证。工作忙的朋友可以直接用石斛代茶饮,或者服用陈明教授在节目中给出的养胃汤。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脾火的治法与胃火截然不同。脾火是身体中的虚火,用清泄药没有作用,因为脾气主升,喜热恶凉。若用苦寒药直清直泄,不但热不去,反而会发生腹泻纳呆的情况。因此治疗脾火要在清热药中,加大量温补升脾的药物,清泻于升发之中,祛除脾热。
火,你去对了吗?1-3/ <wbr>心绞痛
火,你去对了吗?3

 

 
心绞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