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2012-07-05 10:26:42)
标签:

长安

日光性角化病

《三国演义》

津液

素问·热论

杂谈

分类: 中医中药

《中医帮您过夏天-1》防暑、养阴生津、防晒

专家:王凤岐,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病科教授

  

夏季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就是暑和湿,夏季防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就有这样的描写: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炎酷,军马衣甲,皆穿不得。可见从古至今该热的时候都热,只不过由于温室效应、环境改变,现在的温度可能比过去还要稍高一点。

古人有什么好办法过夏天呢?其实离不开中医。

唐代人酷爱喝保健饮料,叫“饮子”。“饮子”就是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饮子”很受当时老百姓的喜爱,当时长安街头的“饮子店”就和现在街上的冷饮店一样,生意兴隆。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元代最流行的夏日饮料叫“渴水”,蒙语叫“舍儿别”,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父子就特别好这一口,成为了皇家饮料,后来又流入了民间。当时的“生活指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渴水》就记载,“渴水”的制作方法主要是选取天然的瓜果和草药进行煎煮,民间又把“渴水”叫做“XX煎”,比如杨梅煎、葡萄煎。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古人的经验提示我们,炎热的夏天可以自制消暑饮料。乌梅3颗倒点开水,乌梅软了颜色出来了再放入玫瑰,兑上水焖半小时,喝的时候放入冰糖。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六淫中,对应夏季的就是暑邪和湿邪,暑是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人体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夏季是心主令之时,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临床上,凡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等,在高温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夏季最常见的问题,除了心脏病之外,还有中暑症、热伤风、腹泻呕吐、皮肤疮痈等等。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过多,出汗过多就会耗伤津液。津液不能通过多喝水来补充。水和我们所说的津液是不同的东西。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如果您有眼干、口干、口苦等津液不足的症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茶饮进行调养。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夏天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过度的日晒。日晒过度的人在面、颈、胸三角区、四肢露出部等处皮肤常明显干燥、粗糙、脱屑、色素沉着、萎缩、皱纹和失去弹性。有些人颈后部皮肤肥厚、皮纹深陷、形成项部菱形皮肤,进而成为皮肤癌的病因。老年人的皮肤老化如皮肤变雹皱纹、干燥和色素斑较多见于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也与长期日光照射有关。这种问题被称作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发生于长期受日晒的老年人,常发生于面、耳、手背等暴露部位。而且有20%的可发展为癌,是皮肤癌的病因之一。

这个问题中医也可以帮您解决。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孕妇禁用冰片容易流产。

 

中医帮您过夏天-1

 

 

《中医帮您过夏天-2》祛湿、内湿、外湿

专家:王凤岐,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病科教授

  

除了暑热之外,夏季还有一种常见的致病邪气,就是湿。祛湿是夏季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湿的不同来源,中医把湿分成了内湿和外湿。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夏季人体的阳气向外宣发,盛于外而虚于内,应该保护机体的阳气。夏天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的阳卫之气,人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也会出现问题,夏季出汗可以使身体内的湿热随汗排出,对身体是有益的。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数。长夏是指在春夏秋冬换季的最后18天,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说脾主长夏,既每季的最后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按照现在的气候来说,北京的七月末八月初,桑拿天盛行的时候就是长夏。

 

预防湿邪,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注意。

现在空调的使用率特别高,而且是外湿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讲,26度左右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 7℃,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塞。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夏季还要勤换湿衣。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说:“夏热汗多须换著”。夏季人们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是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症。

 

清代医术《老老恒言》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聚于足心。三阴皆起于足,所以盛夏即使穿厚鞋亦非热不可耐。这句话说出了足的重要性,人体的阴脉都汇聚在足心,足心容易受凉受湿。如果脚不注意保护,会影响三阴经脉内气血的运行,进而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所以厚薄合适,穿着舒服的鞋,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体质就较为虚弱,在夏天也要注意双脚的干燥和保暖。

 

夏天我们都喜欢睡凉席,现在的凉席基本都是竹子编制成的,比较光滑,一躺上去也很凉爽。但是这种凉席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吸汗。当我们出汗之后,汗液不能被凉席吸收,往往会夹在皮肤和竹席之间,这样一来湿气也会通过开放的毛孔入里化热,无法达到凉爽的目的,还容易导致湿疹一类的皮肤病。可以在凉席上加铺一层棉质的床单,既可以吸汗,又能达到凉爽的目的。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本草》记载:“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蟹盖中膏内有脑骨,当去勿食,有毒”。按理说夏天比较炎热,而螃蟹是寒性的,正适合夏天吃。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夏季对应的脏腑是心、脾。而螃蟹虽然是寒性的,但是螃蟹入肝、胃经,吃螃蟹不能去心火,只能使寒胃,所以说夏季吃螃蟹以及这些海鲜,是没有消暑祛湿作用的,吃太多之后还有可能引起胃寒、腹痛腹泻。

再一个,吃螃蟹的时候一定要把蟹盖上的膏扔掉,这种蟹膏有小毒。今年的霜降是10月23日,在此之前,大家吃蟹一定要少吃,千万不要过量。

 

中医有一句话,叫“芳香化湿”,也就是说味道芳香的药物,普遍具有化湿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有香味的药物,自制中药香包。
中医帮您过夏天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