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到人间享受荣华富贵——忽悠了什么?
(2025-05-24 08:02:15)
“作者自云自又云”之作者,自称“在下”,写女娲氏练石补天,将未用之石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该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得入选,遂自愿自愧,日夜悲号,但被一僧一道所忽悠,想到人间去享受荣华富贵。该“忽悠”,既忽悠了石头,也忽悠了“列位看官”:
一、该石被变成“通灵”,没有直接去人间,而是去了“离恨天,灌愁海”,表达了“离恨天,灌愁海”,非女娲氏所补之天的诉求。
二、神瑛绛珠等(宝黛等),就是从“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离恨天,灌愁海”——“离”开人间“恨天”,饮愁“灌愁海”。
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石头,被变成“通灵宝玉”,被带“离恨天,灌愁海”,被“夹带”于中,记下了神瑛绛珠等(宝黛等),从“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离恨天,灌愁海”——“离”开人间“恨天”,饮愁“灌愁海”一段故事,然后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石头上公示。
四、由此可见,变成“通灵”之石头,并非去人间享受荣华富贵,而被“夹带”于中,记神瑛绛珠等(宝黛等),如何从“离恨天,灌愁海”来到人间……如何归“离恨天,灌愁海”——如何“离”开人间“恨天”,如何饮愁“灌愁海”,然后在石头上公示。
前一篇:“离恨天,灌愁海”之格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