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突出了石头隐去了作者
(2025-05-17 11:23:16)
因神瑛绛珠等(宝黛等),从“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离恨天,灌愁海”之“立意本旨”是神话,所以在表达方式之标配上,只能选择神话之女娲氏补天未用之石记之,而不能选择凡人之作者记之。
在神瑛绛珠之表达方式的标配上,只能突出神话之石头,而不能突出凡人之作者:
一、“作者自云自又云”之作者,自称“在下”,是隐去自己的作者身份。
二、自称“在下”者,写石头撰《石头记》,写“按那石上书云”,则是以“按那石上书云”之名义,替石头撰《石头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之石头,被变成“通灵宝玉”,被带“离恨天,灌愁海”,被“夹带”于中,记下了神瑛绛珠等(宝黛等),从“离恨天,灌愁海”下凡……归“离恨天,灌愁海”——“离”开人间“恨天”,饮愁“灌愁海”一段故事,然后在石头上公示。
三、因自称“在下”者,写石头撰《石头记》,替石头撰《石头记》,则是在神瑛绛珠的表达方式上,突出了石头,隐去了作者。所以《石头记》只能有石头,而不能有作者。
后一篇:《石头记》的一梦封神